从可穿戴相机到无人机,假期热拍潮下,大疆影石“贴身肉搏”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袁静娴
10-11 18:4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中国商事主体第一端

摘要

9月23日,大疆正式发布首款可穿戴相机Osmo Nano,国补后售价低至1698元,直指影石一个月前推出的GO Ultra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从人潮涌动的景区到热闹的夜市,人们纷纷举起相机与手机,记录生活的烟火与温度。而在各类拍摄设备中,一款能“挂在身上”的相机——大疆Osmo Nano,悄然成为假期出游的新宠。

这款大疆首次推出的可穿戴相机,以轻巧机身与磁吸佩戴方式,解放了创作者的双手,也把大疆带入了影石长期占据的细分赛道。

当人们在假期用它记录生活,大疆与影石的“影像之战”也在暗暗加速:从手持拍摄、运动相机,到可穿戴与全景相机,再到无人机,两家国产厂商的“火药味”渐浓,一场关于“下一代个人影像设备”的竞争,正全面打响。

大疆Osmo Nano登场,搅动可穿戴相机市场

拍摄视频已经成为人们记录生活的主流方式。除了手机外,市面上还形成了多个细分品类:以大疆Osmo Pocket系列和影石Insta360 Flow Pro为代表的手持Vlog设备;以运动相机为代表的户外拍摄设备;以及主打“无感佩戴”的可穿戴相机。

其中,可穿戴相机凭借体积小、磁吸方便、佩戴灵活等优势,迅速吸引创作者和普通用户青睐。相比运动相机,它更轻、更隐形,适合全天候、第一视角拍摄,也契合短视频时代“边走边拍”的趋势。

9月23日,大疆正式发布首款可穿戴相机Osmo Nano,国补后售价低至1698元,直指影石一个月前推出的GO Ultra。Osmo Nano配备1/1.3英寸传感器,支持4K 120fps高帧率录制与10bit D-LogM专业色彩模式,在便携机型中提供了更大的后期空间与动态范围。而影石GO Ultra则以AI智能工作流见长——内置算法自动识别精彩片段,一键生成短视频,让非专业用户也能轻松创作。

大疆Osmo Nano。电商平台截图

一方主打性能与影像纯度,一方强调AI与易用性,两家企业开始在可穿戴相机领域展开正面交锋。

在此之前,国内可穿戴相机市场几乎由影石主导,其GO 3S、GO Ultra系列深受创作者欢迎。Osmo Nano的问世,让大疆形成了“Pocket(手持)+ Action(运动)+ 360(全景)+ Nano(可穿戴)”的完整便携影像矩阵,实现了从专业拍摄到日常随拍的多场景覆盖。

影石借全景崛起,大疆扩张产品矩阵

这并非两家企业的第一次正面“交锋”。纵观两家企业的相机业务布局,从运动相机、口袋相机、可穿戴相机到麦克风、手机云台,产品分布各有侧重。

在运动相机方面,2019年大疆推出首款Osmo Action,打破GoPro长期垄断。2023年,影石发布广角运动相机Ace系列,凭借广角视野与全景算法结合的差异化设计,迅速赢得市场青睐。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运动相机市场份额中,影石以27.3%超越大疆的25.8%,跃居第二。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4年手持类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达到364.7亿元,大疆、影石与GoPro合计占据78.9%市场份额。其中,仅影石保持增长——市场占比由28.4%升至35.6%;大疆降至13.2%;GoPro从38.2%降至30.1%。

作为一家成立仅10年的企业,影石创新在全景相机市场的表现尤为突出。弗若斯特沙利文调研显示,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约为50.3亿元,预计2027年将增至78.5亿元。影石2024年营收达55.74亿元,全球全景相机市场占有率高达81.7%,几乎垄断行业。

2024年6月,影石成功登陆科创板,上市首日股价暴涨近三倍,市值一度突破700亿元,成为中国影像设备领域关注焦点。

降价、跨界,两家厂商持续“过招”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大疆与影石的竞争加剧,核心原因在于影像设备市场的高成长性与内容创作生态的重构。短视频、运动户外和自媒体经济推动了影像设备需求增长,可穿戴、全景与AI剪辑等新品类成为下一阶段的主要增量市场。

在这一背景下,大疆希望通过丰富产品矩阵、延伸价格带来稳固领先地位;影石则凭借创新算法与差异化产品策略,力图在细分市场实现突破。两家公司在品牌影响力、渠道体系、生态布局等方面互有优势,也使得竞争呈现持续“胶着”态势。

这场竞争正变得愈发激烈。

近日,大疆宣布多款产品价格下调,引发消费者热议。虽然官方回应称“属双十一促销常规操作”,但业内普遍认为,这是一场针对影石持续攻势的“价格应战”。

事实上,在性能相近的机型中,大疆定价通常略低:运动相机方面,Action 5 Pro标准版售价2598元,比影石Ace Pro 2低200元;可穿戴相机方面,Osmo Nano叠加国补后仅1698元,比影石GO Ultra低约600元。

竞争不止于相机。

今年7月,影石宣布进军无人机市场,注册新品牌影翎Antigravity,预计明年1月发布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A1。这意味着影石正式进入大疆的核心阵地——“低空经济”。

微博截图。

与此同时,大疆也在反向切入影石擅长的全景领域:7月底推出Osmo 360,以2999元的价格对标影石X5(3798元)。在大疆发布Osmo 360的次日,影石CEO刘靖康在微博祝贺的同时宣布X5限时降价500元。此外,另有媒体报道称,大疆正研发“全景无人机项目”,将Osmo 360与无人机深度融合,或于年底亮相。

在2025年初的年会上,刘靖康坦言:“在大疆面前,影石还是个‘弟弟’。”但业内人士指出,影石在产品创新速度和市场反应方面的“灵活打法”,正在细分领域不断缩小与大疆的差距。

从“挂在脖子上的相机”到“飞在天上的无人机”,影像技术的应用边界正在迅速扩展。业内分析认为,大疆与影石的竞争,不仅反映出国产品牌在全球影像设备市场的崛起,也折射出个人影像从“硬件主导”向“生态融合”的演变趋势。随着AI算法剪辑、全景拍摄、低空影像等新技术不断融合,市场结构正进入重塑阶段。未来,产品体验、软件生态与内容服务的协同,或将成为行业竞争的关键。

(作者: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袁静娴)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