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民意直通车⑤ | 福田“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深圳特区报记者 范慧如
07-03 10:2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5月14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广东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正式启动。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武增带队在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立法调研。

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启动后第一场高规格的立法调研座谈会。从基层到国家最高立法机关,这场座谈会生动展现了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立法直通车”优势,推动将福田的民意民情和先行探索转化为服务国家立法和规划编制的智慧和力量。

2024年12月福田区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全国经济特区城市中首个,也是深圳唯一的“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全国、省、市三级立法联系工作网络。

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完善工作制度、丰富参与渠道、拓展功能作用,架起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与基层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让民意民智直达立法机关,书写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调研座谈会

NEWS

立法征询的“民意直通车”:让人民的声音写进法律,把制度的温度传向基层

基层立法联系点,既是国家立法机关深入基层听取意见的重要渠道,也是广大群众参与国家治理的重要平台。在福田,这趟“民意直通车”开得稳、行得远,越来越多的群众在这里感受到“立法离自己并不遥远”。

2025年4月,一系列围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立法保障的专题调研相继开展,来自行业一线的从业人员、政府产业部门、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共同为相关立法保障建言献策。“如何平衡鼓励创新与规范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强化数据隐私保护机制与知识产权保护规则?”还有不少代表提出,《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中的相关条例从深圳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际出发,围绕“明确范围+补齐短板+强化支撑+抢抓应用+集聚发展+规范治理”等环节进行了探索创新,可以供上级人大在制定人工智能领域法律法规中进行参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谈得认真,也说得具体。

类似的场景在福田还有很多。2024年以来,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相继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立法意见征询会、《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草案)》调研座谈会等活动,通过面对面、点对点的方式广泛听取民意。

《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立法调研

为推动立法征询制度化、常态化运行,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构建起“1+8”工作体系,以一个综合阵地为中枢,打造集工作队伍、工作网点、共融平台和共建单位的4N工作矩阵。目前,基层立法联系点已汇聚人大代表、法律专家、涉外信息员等多方力量,依托“数字人大”“市人大行业产业联系点”等平台拓展参与渠道,并联与中国法制出版社共建法治教育平台,将深圳的基层民意和改革实践转化为国家立法参考,透过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小窗口展现中国民主法治的大气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立法征询会上,多位法律实务专家围绕中小企业权益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破解融资难题等提出了多条具有可操作性的修改建议。“建议将中小企业人身、财产权益方面的保障写得更明确一些”“关于融资担保,希望细化政策落地路径”——14场专题征询活动收集到的346条意见建议被一一记录整理,原汁原味汇总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出台,经比对共有15条意见建议被采纳。

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套真正运行的制度。通过一场场有温度、有深度的对话,在基层群众与立法机关之间架起桥梁,让群众的“金点子”成为立法“金钥匙”。

居民手绘图

NEWS

法治宣传教育的“示范窗口”:从普法到共治的融合探索

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不仅是法规草案征集的“民意直通车”,也是法治宣传教育的“示范窗口”。在这里,法律知识不再遥远,法治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5月23日,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组织人大代表、工委委员走进莲花街道景蜜公园,深度参与福田区“民法典宣传月”专题宣传活动暨深圳市“益企普法 圳在赋能”宣传活动,针对企业与市民关切的法律难点,现场收集对《民法典》及其他法律意见建议39条。

民法典宣传活动现场

普法不仅体现在集中开展的主题活动中,也已成为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常态化工作的一部分。福田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委员磨艺捷回忆,在参与《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草案)》立法调研时,多个职能部门围绕海洋经济现状进行汇报,让她对广东涉海产业发展有了系统了解,“这不仅帮助我们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建议,也从其他代表的交流中得到了启发。”

在她看来,参与立法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深入的法治教育过程,既增强了代表履职能力,也带动了法治观念在更多领域的传播。

2024年,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联合区禁毒办组织《深圳经济特区禁毒条例》专题学习培训,20余位人大代表参加,随后并走进街道社区、企业园区开展系列禁毒宣传活动。同年的“宪法宣传周”上,福田区人大与法律服务机构合作开设“法律直播间”,由律师担任主播,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直播答疑。活动上线即引发热烈反响,当天累计观看人次超过10万。线下同步举行的法治市集、法治游园会、法治文化长廊等活动,也吸引了不少居民驻足参与,让法治文化真正走进社区、走到群众身边。

代表既是法律的传播者,也是沟通群众的桥梁,通过代表带动,推动法治理念真正传递到基层“最后一米”。

NEWS

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基地”:具有福田特色的城区治理路径

在市委组织部和市委社工部的大力支持下,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探索建立“民意速办+立法观察”工作机制,会同福田区委社会工作部设立福田区民生诉求质效“每周一评”立法观察点,参与民生诉求质效“每周一评”,组建立法观察团对民意速办工单进行评议,在立法层面提出观察意见,并交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研究跟进。自2025年3月以来,已召开2场立法专场评议会,共收集相关立法意见8条,涉及业委会成立、物业服务标准和收费参考等物业管理领域。

“我们收到的诉求类型非常多,小区改造引发邻里纠纷、车位紧张造成的管理矛盾……不少问题具备普遍性。”福田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委员战云霄表示,作为观察员之一,她会和其他来自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一起,评估哪些问题是行政管理可以解决,哪些可能涉及制度空白,值得进入立法视野。“如果认为具有立法价值,我们会组织专题调研,最终转化为立法建议。”

在战云霄看来,“民意速办+立法观察”机制不仅提升了立法的针对性和可行性,也让群众诉求得到更及时的回应,为城区治理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福田特色的路径。

2025年,福田区在此基础上又率先引入AI数智员工“福小立”,探索将民意数据与本地部署的大模型系统“DeepSeek”结合应用,拓展民意收集和处理的新路径。通过智能助手赋能,群众意见的征集、整理与反馈实现流程化、数字化管理,为基层立法征询工作带来更高效地支撑手段。

从景蜜公园的立法沙龙到法律直播间的答疑解惑,再到“粤当家”的指尖民主,国家立法机关与基层群众之间的联系正变得更直接、更顺畅、更高效。

正如一位参与意见征集的居民所说:“我们讲的,不一定是法律术语,但说的是我们真正关心的事,而且能被最高立法机关听见。”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这里落地生根,也在一件件看似平常的“小事”中,积蓄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大力量”。

立足“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平台,福田区人大常委会将继续深化制度探索、拓宽参与渠道、完善数字支撑,不断提升公众参与度,将深圳的民意民智和探索实践转化为一条条立法建议,让民意征集“零距离”、立法调研“接地气”、法律实施“有回响”,奋力擦亮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的“金字招牌”,为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省域样板添砖加瓦!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王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范慧如)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