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特奥会羽毛球测试赛9月29日启动

深圳特区报记者 沈勇
09-28 20:2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残特奥会”)羽毛球(大众)测试赛将于9月29日至10月1日在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本次测试赛为模拟赛性质,共有6名运动员(含轮椅组、站立组、听力组)、3名教练及工作人员总计116人参与。作为正式赛事的“前哨战”,测试赛旨在全面检验场馆器材适配性、无障碍设施完备度,磨合运行团队协作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为“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筑牢基础。

双轨演练筑牢赛事安全 常规与应急场景全覆盖

本次测试赛创新采用“赛时模拟+应急演练”双轨模式,既复刻正式赛事流程,也预设突发状况“压力测试”。模拟演练前,所有责任单位已完成关键功能区熟悉,确保人员快速定位;演练中将重点模拟坐姿组、站姿组、听力组完整比赛流程,验证电子计时计分系统时效性,同时测试无障碍通行路径、高峰时段垂直电梯等无障碍设施的承载能力,优化运动员、技术官员的功能分区与流线设计。

应急演练则通过“桌面推演+现场模拟”结合方式,聚焦赛事全流程风险点。从运动员突发身体状况,到场馆保障中的核心网络瘫痪,再到部分志愿者缺席等场景,各处室均已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明确指挥链条与处置流程,全方位锤炼团队“临危不乱”的处置能力。

综合保障多点发力 织密赛事“安全防护网”

作为赛事平稳运行的“基石”,综合保障处此次构建“六维保障体系”,从医疗、交通等关键领域发力,细节处彰显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怀。医疗卫生保障小组将模拟运动员常见伤病处理,演练“现场急救-伤员转运”全流程,确保医疗设备与人员随时待命;交通保障小组提前规划酒店至场馆的人车流线,重点测试运动员、技术官员优先通行路线及备用应急路线,联合交警部门保障通行顺畅。

食品安全保障小组聚焦“食源性疾病+兴奋剂防控”双重点,模拟相关突发事件的快速识别、溯源追踪流程;电力保障小组开展大负荷测试,对关键设备测流测温,并演练停电情景下的备用电源启动方案;气象保障小组则针对暴雨、大风等极端天气,完善监测预警与应急措施。值得关注的是,文明观赛小组特别优化残疾人观众流线设计,确保观赛过程中问题处置及时、组织有序,让“共享”理念贯穿保障全程。

秉持办赛理念锚定目标 为正赛蓄势赋能

从场馆内的无障碍设施反复调试,到保障流程的精细化打磨,本次测试赛始终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测试赛不仅是对筹备工作的“全面体检”,更是对残特奥会精神的生动践行——通过模拟不同残疾类别运动员的参赛需求,让无障碍服务从“有”向“优”升级;通过全流程演练,让“安全”成为赛事运行的底线,“精彩”成为赛事呈现的亮点,这不仅为11月的正式赛事积累宝贵经验,也将展现深圳承办大型残特奥赛事的能力与温度,为全国残疾人运动员搭建起公平、友好、安全的竞技平台。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徐兴东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沈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