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系统打造海洋牧场品牌—— 湛江“媒体+”《实施方案》乍出好评如潮

央广网客户端
07-21 11:24
摘要

7月20日,湛江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湛江市委宣传部联合印发《湛江市“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成为广东首个出台此类实施方案的地市,在湛江各界引发热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百千万工程”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媒体在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7月20日,湛江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湛江市委宣传部联合印发《湛江市“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成为广东首个出台此类实施方案的地市,在湛江各界引发热议。

湛江海洋牧场(央广网发 图片来自南方农村报)

地市首份“媒体+”《实施方案》提出:打造和培育世界级影响力品牌

湛江,作为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营销体系的策源地,在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早在2019年,为解决徐闻菠萝销售难问题,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与湛江市委、市政府探索推出了“12221”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这一体系在湛江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历经6年发展,徐闻菠萝实现华丽逆袭,年产值从最初的9.8亿元大幅增长至25亿元,辐射带动近5万农户增收,彻底打破了菠萝“增产不增收”的魔咒。

正是因为湛江较早地认识到了媒体在整合资源、传播信息、塑造品牌、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广东省出台《“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后,湛江积极跟进落实,率先出台了这份地市一级的《湛江市“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了“媒体+”赋能湛江“百千万工程”的总体目标,即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促消费、促外贸、促文旅、促农民增收、促媒体转型五大目标,开创“媒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实施方案》提出八项重点任务:“媒体+市场开拓”“媒体+文化共创”“媒体+生活交融”“媒体+产业融合”“媒体+品牌打造”“媒体+科技创新”“媒体+智库支撑”“媒体+资源整合”。

“媒体+品牌打造”篇章提出,着力打造湛江优质农产品品牌“湛品”,围绕“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个人IP”,形成多元的“媒体+”产业赋能策略,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目标客群、竞争环境制定品牌发展策略,实现“一品一策”靶向培育,打造和培育世界级影响力品牌。

湛江各界热议:推动湛江从“农业大市”迈向“农业强市”

湛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彭南生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实施方案》的落地,承载着湛江农业增效、农村焕彩、农民增收的热切期盼,“我们要带着对乡土的热爱,让媒体成为连接田野与市场的桥梁,每一份‘湛品’里都藏着湛江人的勤劳与智慧,我们要用心用情传播,让更多人透过这些好物,爱上湛江的土地、文化与风情,让乡村振兴的画卷在媒体赋能下愈发鲜活动人。”

湛江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莫植贵告诉记者,近年来湛江农业与媒体紧密合作,通过各级媒体宣发助力,推动徐闻菠萝、湛江金鲳鱼、火山红薯等“湛品”品牌火爆出圈。接下来,湛江将进一步发挥媒体信息传播、渠道开拓、品牌塑造、产业共建等优势,破除产销信息壁垒,激活品牌文化价值,将“湛品”从区域品牌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把更多湛江特色产品打造成优势产业,推动湛江从“农业大市”迈向“农业强市”。

湛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国雄则表示,湛江将充分发挥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以媒体为支点,撬动技术、文化、人才、资金等资源集聚,形成“媒体赋能+品牌出圈+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加速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在实现促消费、促外贸、促文旅、促农民增收、促媒体转型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进一步打造“挪威有三文鱼,中国有金鲳鱼”的品牌影响力,“媒体+”《实施方案》适逢其时

“湛江农业的产业优势是人力资源、土地资源、海洋资源、光热资源。尤其是丰富的海洋资源,潜力巨大。这方面,挪威三文鱼的产业模式十分值得借鉴。”在近日举行的2025年湛江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上,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指出。

据介绍,20世纪60年代末,挪威渔民才开始规模化养殖三文鱼。1972年时,仅有5家养殖场,年产量仅46吨,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探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挪威启动“日本计划”,投入3000万克朗进行推广,将生食三文鱼引入寿司市场,为三文鱼打开了重要的海外市场。1991年,挪威成立海产局统一管理全球推广,推动产业走向全球化。到2023年,挪威三文鱼已销往153个国家。2024年,总产量达158万吨,其中出口占总产量的90%,直接带动就业约3.5万人,三产带动就业超10万人。“挪威三文鱼产业的发展历程,完整展现了从地方性渔业到全球化食品产业的转型路径,为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尤其在市场拓展、品牌建设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负责人介绍。

湛江“媒体+”《实施方案》的出台,为湛江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湛江金鲳鱼养殖大户、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定说:湛江渔民养渔是高手,但怎么让湛江好鱼卖向全国、卖向世界,怎么样为湛江好鱼打造响当当的品牌,渔民们需要帮忙,“媒体+”是最好的帮手。“当年,金鲳鱼成本价12块钱一斤,收购价却只有8、9块。市委、市政府替我们喊响‘挪威有三文鱼,湛江有金鲳鱼’的品牌口号,央视来为我们举办‘北有柴干湖冬捕,南有湛江金鲳海捕’的全国直播,我们金鲳鱼一下扬名立万,今天,金鲳鱼收购价格一直保持在每斤15元左右。”

刘定还表示,湛江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选择金鲳鱼作为深海网箱养殖的主推品种,建立了从种苗到养殖到加工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种苗在经过人工驯化改良后,适应性更强、品质更优;开发的人工配合饲料,喂养的金鲳鱼质量可控,品质更有保障;特别在湛江优良的海域原产地养殖,湛江金鲳鱼品质比野生的还要好。下一步,湛江金鲳鱼产业发展要学习借鉴挪威三文鱼的成功经验,通过“媒体+”,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金鲳鱼产业,助力渔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湛江金鲳鱼除满足国内消费外,冻品和加工产品远销欧美和东南亚等国家,已经占有一定的国际市场份额,可望塑造挪威三文鱼一样的产业发展路径。然而,与挪威三文鱼等国际高端水产品相比,金鲳鱼在品牌溢价、精深加工和市场拓展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要加强产业培育,进一步打造“挪威有三文鱼,中国有金鲳鱼”的品牌影响力,“媒体+”《实施方案》适逢其时。

“湛江农海产品有产品优势,缺少品牌优势,‘媒体+’补了湛江的短板。”湛江国联水产董事长李忠深谙“媒体+”的价值,他高兴地告诉记者:“粤西是罗非鱼的主产区,以出口美国为主的罗非鱼产业目前正在努力拓展新市场。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农业农村厅的支持下,国联水产在链博会上刚刚与百胜集团签约,罗非鱼即将走进肯德基。新市场需要下功夫培育,通过‘媒体+’行动,讲好罗非鱼故事,一定能让消费者迅速形成罗非鱼消费共识。”

恒兴水产董事长陈丹告诉央广网记者:湛江正在发展海洋牧场,海洋牧场必须生产与市场两手抓,甚至把市场挺在生产前面,养在湛江,卖向世界。湛江海洋牧场产品如何走向世界,“媒体+”是重要依托。要通过“媒体+”讲好海洋牧场的故事,“喊全球吃湛江海洋牧场产品”,为湛江打造享誉全球的海洋牧场品牌。

业内人士表示,湛江市推出的这份实施方案,不仅为全省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更为海洋牧场的品牌打造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相信在“媒体+”的推动下,湛江的“百千万工程”将依托海洋牧场的蓬勃发展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广东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万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