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热评 | “喜报”就医人数的医院该“吃药”了

读特评论员 孔盼成
10-16 16:20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行医要有高度,宣传也要有温度,医者首先应该自医。

医院“喜报”再创佳绩,刺痛的是公众神经。近日,兰州兰石医院的“喜报”受到关注。该“喜报”将上个月医院的门诊诊疗人数、住院及门诊手术台数等数据一一呈现,以“再创佳绩”论调来热烈祝贺。相关内容迅速引发争议,不少网友直言“病人的痛苦”被包装成了“医院的战绩”。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案例已经屡次出现。2022年,浙江台州市中心医院就曾对外发布“喜报”称,祝贺“急诊人次突破200万”。引发关注后,该医院将“喜报”撤下。

不同于作为公立医院的台州市中心医院,兰州兰石医院是一家民营医院。但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市场化程度更深的民营医院,都承担着守护公众健康的重任,都不能过度看重就医人数和手术人数之高。面对病人就医数量的上涨,即使偷着乐也有失妥当,更何况张榜报喜、大肆宣扬。争议背后所暴露的问题,不是一句“用词不当”就可以概括了之。

纵使如业内专家所言,数据“喜报”或许是医院出于内部评比激励的需要,那也是找错了评比激励的指标。医院承担着特殊的社会责任,时刻需要共情患者、尊重患者,大可将病患的好评、医学科研成果等作为评比指标,以此激励医护提升服务水准和专业技能。

“医者仁心”不是靠医院“生意红火”来体现,内部评比不能执着于就医人数。行医要有高度,宣传也要有温度,有些医院应该“自医”。

【相关报道】

单月门诊人数7577人,医院“发喜报”庆祝?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伊诺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张颖

(作者:读特评论员 孔盼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