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全球独角兽榜》,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榜单显示,深圳共有37家独角兽企业上榜,位居全球城市第六位,成为国内独角兽企业增长速度最快城市。
透过这份榜单,不难感受到深圳强劲的科技创新脉动。首先,37家上榜企业“硬科技”属性明显,占比超80%。与大消费、互联网模式创新不同,这些企业往往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和产业链支撑,其成长速度和质量更能反映一座城市的创新实力。它们的崛起,本质上是深圳创新“含金量”的具象化呈现。
其次,上榜的深圳独角兽企业中,有5家企业是从深圳大厂中培育出来的。这体现了深圳完善的产业生态和全产业链创新协作优势。“链主”企业凭借自身强大的技术、资金与市场资源,为孵化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成长养分。
再之,榜单之外,深圳拥有一个冲刺全球独角兽的庞大后备军团。目前,深圳已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25家;截至2025年5月,深圳拥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为2.1万家。这是深圳科技创新潜力无限的直观写照。
独角兽当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是一片沃土中“生长出来的”。深圳的独角兽为什么这么强?因为深圳有政策的“阳光”,舍得对科技创新企业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有产业链的“土壤”,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链非常完善;有资本的“雨露”,深圳是全国风投创投的“风向标”;有人才的“根系”,深圳吸引了一大批顶尖科技人才……而这些,最终都可以指向一个名词:营商环境。
近年来,深圳累计迭代推出1500余条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全方位深层次打造高水平营商环境,连续4年获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多家深企入选《2025全球独角兽榜》,为深圳优越的营商环境提供了又一生动注脚。
正是从这个角度看,未来的深圳,或许会有更多的独角兽涌现,但比数量更珍贵的,是深圳所培育的让“硬科技”扎根、让“创业者敢闯”、让“创新力生长”的立体创新生态。作为创新之城,深圳有着尊重市场、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城市基因。这,或许就是深圳能源源不断产生全球独角兽的一大密码。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