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全党开展。这是对党员干部思想理论的一次再教育、再武装,是对纪律作风的一次再检阅、再提升。
面对中央三令五申,仍有一些党员干部无视规定、顶风违纪。在学习教育期间,仍有违规吃喝典型案例被通报——“吃公函”“吃老板”“吃下级”。这映照出“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的现实,显示违规吃喝“小事小节论”“影响发展论”等错误论调,仍有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绝非仅仅止于杯盘碗盏之间,而在于重塑一种风清气正、务实担当的为政生态。八项规定规范会议、接待、用车等具体行为,看似约束“小事小节”,实则剑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沉疴痼疾。习近平总书记一语道破本质:“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讨论加强党的建设如何抓时,就想到要解决‘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的问题。后来决定就抓八项规定,下口就要真正把那块吃进去、消化掉,不要这吃一嘴那吃一嘴,囫囵吞枣,最后都没有消化。”八项规定就是老虎吃天“第一口”,这块“天”就是侵蚀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四风”,这场“消化”就是我们党自我革命的破题之举。
八项规定之效,在于以小切口撬动作风建设大变局,用制度刚性锁住权力任性。十余年来,全党上下同频共振,将“四风”问题牢牢锁定在靶心。从抓月饼、贺年卡、明信片等小事小节,到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刹住“车轮上的腐败”“会所里的歪风”,再到整治“文山会海”“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一些多年刹不住的歪风刹住了,一些长期治不好的顽疾祛除了。应该说,如今绝大多数党员干部临事都会好好掂量:这顿饭能不能吃?这件事能不能办?思与行的背后,反映的是党风政风持续向好的新气象。
当下,还有一种错误认知,认为八项规定已经出台十来年了,已经见行见效了,是不是该“歇歇脚”“松口气”了,其中一些具体要求是不是有点跟不上形势了。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用一个生动的故事作了解答:“泰山半腰有一段平路叫‘快活三里’,一些人爬累了,喜欢在此歇脚。然而,挑山工一般不在此久留,因为休息时间长了,腿就会‘发懒’,再上‘十八盘’就更困难了。”故事讲的道理很简单、也很深刻——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就要坚决杜绝这类错误认知。作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十年不够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风成俗。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从延安整风肃清“三股歪风”,到新时代八项规定涤荡“四风”,一个规律始终闪耀——作风正则人心聚,人心聚则伟业成。八项规定的“铁八条”是“紧箍咒”,也是“清心诀”“护身符”。新征程上,唯有以“徙木立信”的诚意、“钉钉子”的韧劲,将八项规定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十年如一日,一个毛病一个毛病纠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紧盯,一年接一年坚守,我们方能永葆“赶考”清醒,让“党的样子”始终映照在人民心坎上。
编辑 李璐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