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深圳42人被热“倒”!高温天气谨防中暑和肠道感染等疾病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林咪玲
15:02

深圳晚报

给生活更多创意

摘要

专家提醒,高温天气要谨防中暑,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

近日,深圳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持续生效中,出门就像“蒸桑拿”,有不少人被“热倒”。7月8日, 记者从深圳市急救中心获悉,7月1日以来,深圳120共接诊中暑患者42人,其中3人病情较重。专家提醒,高温天气要谨防中暑,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同时,高温、高湿也会导致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加速繁殖,市民要警惕变质食物,防范蚊虫滋生。

高温“烤”验10日起有望缓解

热!热!热!连日来,深圳高温橙色预警持续生效中,中北部及人口密集区最高气温直冲37℃。受台风“丹娜丝”外围下沉气流影响,空气仿佛被“烘烤”,连风都是热的,酷热难耐。

记者从深圳市气象局获悉,9日有(雷)阵雨,高温略有缓和,但闷热感仍在;10-12日,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将集中登场,持续的酷热天气有望缓解;13日起转为多云天气,气温又将缓慢回升。未来几天,防暑与防雨都不能松懈,建议密切关注天气预警。

男子户外公园游玩导致严重中暑

7月6日傍晚,一名22岁男子因严重中暑被紧急送至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据介绍,该患者当天与朋友在公园游玩长达数小时,其间未及时补充水分。到医院就诊时体温达39.9℃,并出现言语不清、双手痉挛、意识模糊等危急症状。经医院急诊内科团队紧急实施静脉补液及肾脏保护治疗,目前患者已脱离危险,逐步康复。

据介绍,中暑是高温环境下机体因热平衡或水盐代谢紊乱等引发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当长时间处于高温下,人体产热和散热失去平衡,导致体温调节障碍,汗腺功能衰竭,人就会中暑。

最危险和严重的中暑,就是热射病,它对人的生命危害最大,死亡率超过50%,其典型症状是体温超过40℃。如此高的体温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导致脑细胞大量死亡。热射病是致命的“高温急症”,典型热射病多见于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静息状态下发病。劳力性热射病好发于运动员、军人、户外作业者,因高强度运动诱发。

高温天气尽量避免在烈日下活动

日常生活中,人们把与热相关的问题都称作中暑。在实际处置中,只需要通过患者的症状,判断现在的问题是严重还是不严重。感觉很热、出汗、头晕、乏力,但还能保持清醒,那说明不严重。如果无法保持清醒,甚至昏迷,那就是严重(即热射病)。

不严重的中暑可以通过躲避炎热环境、停止运动、吹风、用冷水打湿身体等来改善;严重的情况下,高温正在对大脑造成损伤,所以需要剧烈降温。建议在30分钟内,将患者体温控制在39℃以下。越早开始降温,越快把温度降下来,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越小。 例如:泡在冰水或冷水中、用冷水冲凉、将贴身的衣物打湿并进行扇风等。但如果降温不够快速,将对大脑造成严重的损伤,要先降温后送医院。

市急救中心提示,高温天气大家出门做好防晒,尽量避免在烈日下活动。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等。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等透气、吸汗的织物,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此外,特殊人群尽量避免在高温天气及高温时段外出;老年人、孕妇、儿童、有慢性疾病的人群,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天气及高温时段要尽可能减少外出活动。

此外,如果出现体温持续高于39℃,或降温30分钟后体温无明显下降;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抽搐、呕吐、肌肉痉挛、尿少等症状(提示可能发展为热射病),须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做好防护警惕肠道感染等疾病

深圳气温升高,高温、高湿也会导致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加速繁殖,腹泻、虫媒传染病等夏季发病率升高。深圳市儿童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雷旻提醒,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做好勤洗手等科学防护。

高温天气食物易变质,腹泻等肠道传染病爱找上儿童。雷旻提醒,夏季尽量少给孩子吃冰淇淋、冰西瓜等冰冷食物,避免刺激肠胃。

夏季也是蚊虫活跃季,雷旻表示,家长应定期清理家中花盆托盘、水桶等容器的积水,安装蚊帐、纱窗,外出可以涂抹儿童专用驱蚊液。此外,勤洗手、常通风等科学防护,可有效降低夏季儿童传染病感染风险。


(作者: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林咪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