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绝非简单的复刻,更需要我们年轻一代主动传承,以创新思维接棒,去参与去推动。深圳是一座多元包容的城市,希望传统美食文化在深圳扎根、生长,成为城市文化的新亮点。
“潮汕人,尚食粿”,在潮汕地区的美食版图里,“粿”已有五百年历史,“时节做时粿、时节食时粿”的潮汕饮食文化流传至今,潮汕人的“粿”早已成为人们萦绕舌尖的回味。
▲陈海涛
1986年出生于广东汕头的陈海涛,自幼深受潮汕饮食文化的熏陶。2017年,他在深圳创立了壹米食餐饮文化品牌,专注于潮汕传统米制小吃,将传统粿品、粽类、糕点等特色点心的百年技艺与文旅融合相结合,让来自四海八方的深圳人品味到潮汕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做美食,更做文化传承者
潮汕小吃历史悠久,是中国点心八大派系之一,其中粿品更是潮汕饮食文化的精髓。“红桃粿象征吉祥如意,鼠壳粿承载祭祖传统,甜粿则见证了潮汕人下南洋的历史……”陈海涛如数家珍地讲述每一款粿品背后的文化故事。
记者探访位于甘坑古镇的壹米食餐厅发现,这里不仅提供地道的潮汕传统小吃,更将美食与文化完美融合,菜单上陈列的上百种潮汕小吃,每一道都配有专属的文化典故。
“大家所熟知的潮汕小吃红桃粿,是由唐宋时期中原桃形面食南迁演变而成的潮汕民间习俗粿品,明代《潮州府志》已有记载。凡时年八节,潮汕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做红桃粿。”在陈海涛看来,美食不仅是味觉享受,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他向记者介绍,壹米食的名字源于潮汕“无米不成粿”的饮食传统,寓意以米为基,传承粿文化。品牌主打的红桃粿、鼠壳粿、甜粿等粿品在潮汕均拥有百年历史,部分制作技艺已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中华名小吃”。
▲陈海涛在“锦绣中华潮汕风情年”活动中。
在创业初期,陈海涛每年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奔波于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深入市井街巷,探访地道潮汕风味,挖掘非遗传承小吃,并助力传承人完善供应链体系。“潮汕小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一道手艺都值得被更多人看见。”陈海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他的足迹遍布潮汕老巷,从街头摊贩到百年老店,只为寻找最纯正的传统味道,将这些传统美食、甚至是濒临失传的技艺带回深圳,借助古镇文旅融合模式焕发新生,成为深圳市民餐桌上的“舌尖非遗”。
“深圳是一座多元包容的城市,希望传统美食文化在深圳扎根、生长,成为城市文化的新亮点。” 陈海涛的坚持,也让更多人了解到传统美食背后的故事与传承。如今,壹米食已成为深圳潮汕传统小吃的代表品牌之一,曾荣获龙岗区吉华街道“十大特色餐饮名小吃”,同时店铺被龙岗区政府收录到“名特优新”个体店铺目录。
重塑美食街区
在甘坑古镇,要说比潮汕小吃更出名的,当属陈海涛本人。2017年,他在古镇里创立的壹米食品牌,仅短短半年时间便颇具规模,并在2018年开出了第一家分店。可以见得,在探索“文化+餐饮+旅游”融合发展模式上,陈海涛有自己的“商业经”,他凭借这些丰富的商业运营经验和对传统美食的热爱,倾尽全力帮助甘坑村民们改造美食街。
2017年,陈海涛主动承担起甘坑美食街的改造工作,在他的带领下,甘坑古镇原本普通的老旧街区,开启了美食街改造升级的序幕。回忆起改造初期的场景,陈海涛感慨道:“当时整条街道还只是普通的民房,商户沿街摆卖,缺乏统一规划和文化特色,谋生环境也不太好,风吹日晒雨淋,挺让人心酸的。”
为了让街区焕发新生,陈海涛凭借自己企划设计专业所长,反复打磨美食街改造设计方案,经过5个月的努力,改造方案终于获得批准。随后,他还主动参与外立面改造工程,将原本普通的民房打造成具有浓郁客家特色的商业街区。
此次改造不仅涉及建筑外观的优化,更注重品牌提升和文化内涵的植入,陈海涛将这条美食街命名为“相见欢”,并提出了“一城一味”的街区概念,旨在通过美食展现城市独特的风味与文化。难得的是,他还跑遍全国各地寻找各类民间小吃并将其引入相见欢美食街各个摊位,广东的水晶钵仔糕、东北的传统打糕、宝岛台湾的一口肠;各种美食让人流连忘返。
▲陈海涛为外国友人介绍壹米食潮汕传统小吃。
从方案设计、外立面改造,到文化赋能、美食引进,陈海涛不仅倾注了大量心血,而且全程义务参与,“能够用自己的经验帮到别人,也能够为城市文旅发展尽一份力,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改造后的美食街,不仅是甘坑古镇核心商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品尝美食的打卡地,更是深圳文旅融合的又一亮点。“我们希望美食街不仅能满足游客的味蕾,更能成为展示城市美食的窗口。”陈海涛说。
日前,陈海涛还被推荐为深圳市大鹏新区古城商业企业联合会新一任副会长。他告诉记者,今年的小目标就是全力打造大鹏所城东门美食街,助力提升古城文旅商业活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美食文化地标。
助推传统非遗“破圈”
身兼深圳市潮汕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与文艺顾问,陈海涛的多维创造力同样倾注在文化传承事业中。2023年,他参与创办了深圳首支英歌舞队“潮人之家·深圳市潮搏英歌队”,带动深圳年轻群体兴起“英歌热”。英歌舞是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海涛认为,只有让年轻人喜欢了,非遗才能有传承人,才能让非遗“活”下去并“火”起来。
不出所料,这支队伍一亮相便惊艳四座,成立首年即斩获“深圳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展演金奖”,一跃成为深圳民俗活动的“现象级”表演团队,现已发展成为金浦派系排名前列的表演团队,经常受邀赴广东、福建、香港等地演出,更成为南粤文化展演的“流动名片”。
同年,深圳市潮汕文化研究会与华侨城锦绣中华民俗村共同打造了年味主题活动“锦绣中华潮汕风情年”,这一项广受游客喜爱的春节活动正是陈海涛主导策划的,自2023年起连续两年在春节期间举办。活动通过沉浸式场景、非遗展演、民俗体验三大板块,全景呈现潮汕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市民沉浸式体验潮汕年味,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春节文旅市场的“现象级”IP。
“文化传承绝非简单的复刻,更需要我们年轻一代主动传承,以创新思维接棒,去参与去推动。”在深圳这座现代化都市,陈海涛正以创业者的热情和文化传承者的使命感,书写着青年一代的故事。
陈海涛
“80后”深圳创业者,壹米食餐饮文化创始人、甘坑古镇相见欢美食街文旅创始人,深圳市潮汕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兼文艺顾问、深圳市大鹏新区古城商业企业联合会副会长。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周晓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