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第十五届全运会火炬传递将在深圳举行。届时将有一位特殊的“0号”火炬手——人形机器人“夸父”以拟人奔跑姿态完成百米传递,成为全场焦点。这背后,是深圳企业在动态运动控制、5G-A技术远程实时操控、负重稳定性三大技术领域的突破,更是深圳具身智能产业从实验室走向复杂场景应用的一次集中展示。

三大技术突破,机器人火炬手实现“拟人化”奔跑
记者在研发企业乐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采访了解到,“夸父”机器人此次承担火炬传递任务,并非简单机械重复动作。其研发团队深圳乐聚机器人对其运动控制算法进行了重要升级,重点提升奔跑时的“黏性”与动态性。据介绍,此前机器人奔跑姿态较为固化,而新一代算法让机器人在迈步、摆臂等动作上更接近人类跑步的自然流畅感,使其在火炬传递中展现出接近真人的动态平衡与协调性。
此外,火炬本身重达1.4公斤,对机器人手臂及整体重心控制提出挑战。团队通过优化负载算法,解决了持炬奔跑时可能出现的重心偏前或偏右的问题,确保机器人在负重情况下仍能稳定、流畅地完成全程奔跑。
从接到任务到正式传递,研发团队仅用约一个月时间。为适应实际场地条件,团队进行多次实地测试,包括斜坡奔跑、持炬转向、与真人火炬手协同演练等。据了解,“夸父”机器人此次并未为火炬传递进行特殊硬件改造,其本体形态与日常应用版本一致。这体现了人形机器人良好的泛化能力——同一机器人既可搬运物品,也可适应火炬传递等动态任务。研发人员表示,人形机器人未来在工业搬运、展厅导览、家庭服务等场景,均有广泛应用空间。

远程低延时操控,实现跨地点实时传递
“夸父”是全球首款搭载5G-A技术的人形机器人,借助5G-A低延时、高带宽的特性,研发团队实现了火炬传递现场的实时视频回传与远程控制流无缝交互。操作员在位于深圳乐聚机器人公司的控制室内,即可实时操控在市民中心广场奔跑的机器人,完成起步、奔跑、挥手、交接火炬等一系列动作。

研发人员指出,该场景是对未来产业应用的一次重要验证。例如,在电力巡检、高温作业等危险或特殊环境中,人形机器人可借助5G-A实现远程替代作业,为“无人化”作业场景提供技术支持。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国产化率持续提升,供应链成本持续下降,量产能力增强,人形机器人走进家庭的正逐渐成为可预期的现实。目前深圳在机器人硬件制造、人工智能算法等领域的产业链优势,为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此次“夸父”成功参与大型体育赛事,进一步凸显深圳在智能终端集成与场景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张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