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手,给自己的学校设计一个台阶花园,洪湖小学学生做到了!

读特记者 顾蓉 通讯员 黄鑫焕
2020-11-03 19:24
摘要

“每个孩子们的心中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阶梯”

你能想像每天上下学走在自己设计的台阶花园中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吗?这个心愿洪湖小学的学生马上就可以实现了,11月中旬,同学们设计的纸上图案就可以变成现实了。

10月25日下午,深圳市罗湖区洪湖小学开展了社区共建花园设计工作坊,十余组亲子家庭针对校园景观改造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学生家长、校园营造专业机构的支持下,以校园型社区共建花园为项目式学习载体,展开了一场“家、校、社”共育的探索。

原来设计从来不是“大人限定”的专职

什么是社区共建花园?对于校园营造师抛出的问题,同学们一开始一脸蒙圈。但当问到什么是花园?什么是社区?什么是共建?同学们心中有了答案:“花园就是有花草植物、让大家休闲的地方”“我知道,社区就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共建不就是我们一起设计建造嘛!”

在了解了共建花园的定义过后,共建的花园如何诞生又成为了新的议题。同学们七嘴八舌讨论的空档,屏幕上突然闪现的案例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北京一所小学的同学们的设计实践让在场同龄的小学生们意识到,原来设计从来不是“大人限定”的专职,利用简单的儿童画表达和无限对生活的观察与热爱,同样可以产出令人惊喜的设计;原来校园里呆板的座椅和空闲的场地可以变成大家想象中的游乐场;原来不大的校园里藏着如此众多种类的植物,而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奥秘。

原来设计要因地制宜,要关注到人的需要

第二个案例里,一群中学生亲自扛上锄头、锯子,利用暑假改造校园,从最初的设想到最终实际的呈现,在场的同学们亲眼见证了这个魔术般的过程,但也有了新的疑惑,“为什么要用碎石铺路呢?”“为什么不做挂在树上的吊床?”“为什么放了座椅的地方铺了砖块呢?”

每一次的提问都是一次思考的过程。能让雨水下渗的碎石路可能放在广场上就会让穿高跟鞋的妈妈寸步难行;野营的吊床为了安全被转移到地面却意外成了观察落叶的绝佳位置。设计需要因地制宜,设计需要关注人的道理,在短短几分钟的互动讨论里中种进了孩子们的心里。

面对熟悉的校园,跃跃欲试的同学们展开了自己的畅想,“设计一个鱼缸在学校会不会带来安全隐患?”“学校里面绿地那么少,不如把操场变成绿地吧!”同学们活跃地互动讨论,逐渐意识到设计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需要避免带来新的问题。

“学校的阶梯原来与普通户外的不一样!”

一个声音忽然响起:“为什么我没有设计的感觉哦?”

“我们的观察力很多时候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如果同学们能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尽可能多地积累对‘好的’和‘不好的’环境的感知,你就逐渐能够拥有设计和评判的能力了”。

孩子们在观察植物,令营造师们惊讶的是,同学们竟对学校中的三角梅、桂花等如数家珍。

到了大门口的楼梯处,营造师让同学们猜一猜自己每天踩着上学的楼梯每一阶的高度是多少?

“10厘米、15厘米!”同学们一边比划着,一边给出不肯定的答案。

在得到一圈答案后,营造师拿出尺子放在台阶上说:“这位同学说得对,就是13厘米!”

随后补充道:“一般来说,台阶的高度不会超过15厘米,尤其是学校考虑到你们的身形还比较小,所以特意设计了13厘米高的阶梯。”

而当问到台阶进深是多少的时候,同学们都通过对已知高度的借鉴,用手指比划估算出了台阶的进深。

此时,同学们这才发现自己身边朝夕相处好几年的植物和每天走过的阶梯原来有这么多的说道,纷纷自发地认真倾听并记起笔记。

场地感知之后,家长和孩子们一起通过纸模搭建出一段学校楼梯的模型。模型与真实的比例被设定为了1∶10。

“同学们算一算,在1∶10的情况下,你们手里的每节台阶将会是多高呢?”

“老师我会!是1.3厘米!”认真记笔记的同学立刻答出了模型上每节台阶的正确高度。

纸模提前标好实线、虚线、阴影等,使同学们可以清晰地遵循、建造。

同学们按设计好的线条裁剪,与家长一起搭建模型,在“台阶”涂鸦,一个个漂亮的“台阶花园”设计出来了。

“每个孩子们的心中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阶梯”

“我的作品叫求学之阶,每一步分别代表幼儿园、小学、初中……博士。”

“我的是人生之阶,教、洪、深、清、青、中、老……”

“我在台阶上画了一个地下花园……”

同学们玩得不亦乐乎,很快也搭建出了属于自己的楼梯模型。下一步,就是在特定纸张上画出一幅“我心中的花园”。这个花园是一个“没有真花的社区共建花园”,以彩绘的形式为同学们每天经过的台阶增添色彩。

同学们的画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的将自己的人生规划手绘在每一级台阶上,有的将心中的花园建在了海底,有的建在了农场里,有的建在了埃菲尔斜塔之下……也有同学将学校“荷美少年”的文化融入画中。

将画纸剪下再贴在模型上,一个属于同学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彩绘台阶模型就诞生啦!

在台阶创意涂鸦完成后,同学们进一步设计真正的花园,对台阶两侧的花坛进行改造。有些同学为花坛设计了“流水”,有些同学则为花坛种上了各色的鲜花,甚至有些同学将水缸和荷花摆上花坛。

最后,一个手工制作的共建花园模型展现在了我们面前!那就是由每一位同学的台阶拼在一起而搭建成的,与真实比例相对应的校门楼梯。孩子们也从中了解到社区共建花园真正的意义。接下来,营造团队会将会把同学们的创意进行整合,付诸实践。本月中旬,同学们就将有幸踏上自己设计的台阶花园了。

“平常很少有机会和孩子这么长时间待在一起共同完成一件作品。”

“孩子们在三个多小时的课堂里学到了比例尺的作用、了解到设计的流程、立体手工更让孩子们展现了自己的创造力!”

“孩子在完成作品以后很有满足感!”

……

家长们对此次活动给予了赞誉。参与此次活动的同学来自洪湖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整场活动持续了三个多小时,但孩子和家长们都全情投入,非常享受这一设计的过程。

(晶报供稿)

编辑 陈章伟

(作者:读特记者 顾蓉 通讯员 黄鑫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