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班,我们不一般!马路边,象达志愿者正在进行爱的接力;车龙旁,一群荧光绿还在路边默默奉献……”记者11月2日采访了解到,由番禺区象达中学初一(7)班肖正新家长肖家州创作《激情七班,我们不一般》诗朗诵短视频近日在象达中学各班级微信群热传,视频赞美了家长护安护畅志愿队的义举。
“自从2016年开始,这支凝聚家校爱心的志愿护安护畅队伍,已经成为了我们学校门外一道绿色的风景线。”象达中学副校长谢岳豹接受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说。
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跟随记者一起来看看。
特别的志愿队:学校周边交通复杂,成立护安护畅队
“家长您好!麻烦您把车开走,学校门前不能停车”,“同学,注意来车,不要停留”……10月28日下午放学时段,在象达中学门口,身穿荧光绿马甲的家长正在引导接学生放学的车辆有序通行。
象达中学家委主席何家强介绍,象达中学地理位置特别复杂,路口多,红绿灯比较远,交通标识和监控不足,学校旁边的人行道因为地质原因暂停使用,多方面不利客观原因一直影响着该校师生的交通安全,困扰广大师生和家长。怎样保障学生交通安全,成为摆在学校管理层面前的核心问题之一。
“后来学校和家委会沟通,2016年正式成立护安护畅队,家长义工参与其中,为学生上学、放学安全保驾护航。”何家强说,经过4年多来的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从管理学和义工规律着手,按照自愿自治和义务无偿的志愿原则,发动广大家长们主动参与,从开始的少数人参加,到现在大家争着参加。截至目前,已经成为一支覆盖全校绝大部分家长,有3600多位家长参与的庞大队伍。
初三家委主任凌怡介绍,每天都有15位家长义工风雨无阻地来到象达中学门口认真值守,从签到测温到统一着装再到岗前培训和岗位分工,每位家长义工都能有条不紊地按照这套标准化的模式值岗服务,在学生们过马路时维持交通秩序,在学校周边“站岗”和巡逻,为学生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护安护畅志愿队上岗前,先进行培训
今年9月13日,象达中学初一级家委会成立。校级家委会统一安排一年级家委们进行了护畅队的见习和跟岗学习,并为此组织了仪式感非常强的“象达中学一年级护安护畅启动暨志愿者启动仪式”,很多家长在活动结束后都积极报名参加了护安护畅队。
“指挥交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经过四年的实践,制定了岗前培训课程。”肖家州告诉记者,为保障护安护畅队伍发挥实际效能,学校对参与护安护畅队的每一位家长都进行岗前培训。同时制定了标准化的站位图,规范站位、器具的使用和注意事项;同时加强义工值岗过程中的指导和帮助;在发现以上两种方法还不能完全满足安全需要的情况下,会拍摄标准的站位图和姿势,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形式让家长志愿者通过一到两分钟的指引就能迅速清楚该岗位要做什么、怎么做、有什么注意事项等。学校还定期组织交通警察到学校辅导义工交通安全知识,通报社会舆情和社会治安状况,开展必要的安全教育。
谢岳豹表示,保障安全,不管手段再多,都不如提前教育,所以我们每个班都有自己的安全文化,可以根据自己的心得制作自媒体材料,多形式加强义工培训。“下一步还会用自媒体的方式把每一个岗位数字化,志愿者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的方式登录,通过观看提前录制好的标准化视频迅速学习值岗知识。”
为了孩子, 3600多位家长志愿参与安全护航
为了孩子的安全,全校有3600多位家长参与其中。肖家州表示:“护安护畅工作是户外工作,户外工作最大的挑战是天气,特别是下雨,很多人都是找地方避雨,而家长义工们都按照要求在雨中值守。雨天也是事故多发的时候,我们的家委会义工们都能一起同风雨、共患难,一起完成使命,越是大雨,越是有更多的义工和家长们冲在一线,很多人的衣服、鞋都湿透了,没有一个人会提前离开,大家都坚持到最后一名学生离开学校。有家长义工甚至光着脚丫值岗。为此创作了诗歌《107班,我们不一般》,为自己是护安护畅队的一员而感到自豪!”

该校学生小敏说:“在护安护畅方面,看到自己的父母在努力为学校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很开心很快乐。”
象达中学德育主任梁启超介绍:“护安护畅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学校周边的安全,参加护安护畅活动可以让家长们走近校园,理解学校从而支持学校的各项工作,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家校共育,提升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
负责象达中学路段安全执勤的交警表示,学校门口路段短时间内经过的车辆多,交通拥堵的现象很常见。现在,接送车辆驾驶员省去下车、开关车门、护送孩子到校门口等时间,可以避免车辆在学校门口排起长龙造成交通拥堵。既保证了学生的安全,让家长放心,又大大减轻了学校周边繁忙路段的交通压力。
编辑 陈冬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