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作家走入校园讲述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读特记者 韩文嘉 通讯员 何苏苏/文 林会新 万福友/图
2020-11-02 14:49
摘要

据了解,深圳市福田区翰林实验学校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旨在通过节日文化教学与活动,加强同学们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认同,树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并作为新时期“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抓手和手段

第21届深圳读书月钟声即将敲响之际,应翰林文学社的邀请,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温秋圆老师在深圳市福田区翰林实验学校录播室,与文学社师生和文学爱好者分享了题为《何处春江无月明》的讲座,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古诗词中的月亮形象和意象。

主讲嘉宾温秋圆是媒体人,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参与编撰《城市与人文》等著作,主讲“诗词推广人进校园”文学讲座多场。 随着她精彩的讲述和指引,同学们对古诗词中月亮幽美、纯洁、永恒、分离、冷清等意蕴,及流露出来的诗人不同的情怀,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温老师讲解了有关月亮在古诗词中的四种意象:自然清幽、思乡怀远、孤寂忧伤、时空永恒,并分别用相应的诗歌来进入不同的意境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现场的飞花令环节热闹异常。温老师请同学们说出有“月”的诗词名句,引起了同学们的踊跃作答。

据了解,深圳市福田区翰林实验学校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旨在通过节日文化教学与活动,加强同学们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认同,树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并作为新时期“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抓手和手段。此次讲座既是该校本学期翰林文学社的一个重要活动,也是深圳市教科院重点非资助项目《中华传统佳节文化校本化实践研究》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校《我们的传统节日》校本课程不久前刚刚结束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章节的学习,《玉兔的呻吟》《嫦娥的诉说》《后羿的苦衷》《中秋吟》《我家的中秋节》《中秋月饼香》《广寒往事》《中秋的月》……同学们拿出了几十个关于中秋与月亮的诗文作品,还专门举办了一个主题成果展示,以诗、书、歌、舞及手抄报等形式向我们的传统节日——中秋致敬。

编辑 陈冬云

(作者:读特记者 韩文嘉 通讯员 何苏苏/文 林会新 万福友/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