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冰雪运动,走入寻常百姓家
许娇蛟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春节前后的家乡大地总是一片白茫茫,因此我对冰雪天生怀着一种亲切感。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的家乡建起了第一座面向市民的室内滑冰场,学生之间就流行起了“谁过生日,谁请滑冰”的风潮。当时,滑冰两个小时三四十元的门票不算太便宜,因此也只有在“特殊”的时候才有机会享受。
2012年,我从首都机场乘机去美国留学,联航航班的第一站是加拿大多伦多。坐在我身边的是一对性格开朗的母子。在聊天过程中,我得知那个身形高大的男孩才上小学,从五六岁起就开始练习打冰球。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技术的精进,他对冰球的喜爱愈加浓烈,父母也希望给他提供更好的条件,因此决定去加拿大专业训练。“平时只有我陪他去,他爸爸还要留在国内工作。北京虽然也有训练队,不过加拿大的冰球传统更长,技术水平更高。都是为了孩子。”男孩母亲说。
在美国求学的时候,我发现学校有免费的健身房,每天放学后都有很多人来锻炼,到了周末更是排满了各种各样的健身课程。每天清晨,都有学生和老师在校园跑步、打球。校内和周边的橄榄球场、游泳馆、棒球场、足球场、曲棍球场、高尔夫球场收费不高,自然也很少寂寥。公众对于运动的喜爱、对于健康的重视,以及政府、学校对于运动设施的大力支持和普及,彼此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使得包括冰雪运动在内的各类运动更加多元化、亲民化。
回国后的这些年,我发现身边喜爱冰雪运动的人越来越多,有朋友甚至会在冬天时专门找一个月去东北滑雪;深圳好些购物中心都有滑冰场,学习花滑、冰球的孩子很多。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中国运动员参与了全部7个大项、15个分项,实现“全项目参赛”目标,那些曾经被视为小众、极限、远离普通人生活的运动也逐渐为人所知。
在电视机前欣赏全球顶尖运动员的高水平竞技时,我感到了一种油然而生的幸福感和自豪感。随着我们国力的日益提升,运动、健康的重要性在人们的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高,那些我儿时朦胧喜爱、隐隐羡慕、难以获得的体验,如今正越来越频繁地进入寻常百姓家。冬奥会赛场上的运动健儿的傲人风采不仅为国家增添了荣誉,也带动了全社会的运动风尚和运动设施建设。冰雪运动的日渐受欢迎,正是人们拥抱开放性、挑战性、多元化的明证,也是国家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生活色彩愈加丰富的明证。
(作者为深圳晚报时政新闻中心记者)
90后:日拱一卒,描绘冰雪星空
郑志鹏
2008年1月,江西上饶,我第一次对冰雪有了记忆。那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雪,北风呼啸,风雪满楼。10岁正是不怕冻的年纪,为了看到净白的雪,我不到清晨7时就爬出被窝,去感受积雪的温度和冰凌的晶莹。
我登上天台,挖了点雪尝了尝,没什么味道,舌头轻轻抿开,有些碎冰的感觉。外公递给我一个空的保温瓶,有金属内胆和木塞的那种,说干净的雪可以吃,可以放进瓶内。我接过热水瓶,装了一瓶子雪。外公会打太极拳,等我装完雪,带我在雪上打了一套传统杨式太极拳。现在回想起来,那是我的第一次“冰雪”运动。
有句老话,叫“冰雪运动不出山海关”。在深圳读书、长大的我,对冰雪运动,对冬奥,只存在着模糊的概念,即使多次路过万象城的滑冰场,也从未想着上去试试。
直到2019年,深圳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开始征战俄罗斯女子冰球联赛(WHL),我刚好在深圳晚报文体新闻中心实习。为了看懂比赛,我“被迫”读了冰球规则。2020年1月,寒假,深圳大运中心体育馆,我带着单反相机,在主场看深圳女冰的比赛。
我被“吓”到了——1/2000的快门速度仍难以捕捉她们高速滑行的身影,打法凶悍,撞击猛烈,远比电视转播来得更加震撼。我没见过群狼,可她们给了我“群狼”之感。
那时起,深圳女冰就已经开始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储备人才。我与北京冬奥会的情缘,大抵就是从这儿开始的。
冰雪运动乘着“南站西扩东进”的东风,“冷冰雪”成了“热运动”。而我,也从一名新闻“傻子”,成为了一名体育记者。冰雪的魅力,浓烈的、尽兴的、鲜亮的、五彩斑斓的,逐渐落在笔下,留在镜头里。
日拱一卒,描绘深圳那片灿烂的冰雪星空。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前,我在准备相关新闻稿件时看到一组数据,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有176名运动员,平均年龄25.2岁。而“90后”,最大的32岁,最小的23岁,25.2岁正处于这个区间。毫无疑问,“90后”是中国队争夺荣誉的主力。
“冰立方”冰壶赛场,范苏圆/凌智送出致命一击;首都体育馆短道速滑接力,武大靖、任子威、范可新、曲春雨实现“刀锋绝杀”;五棵松体育馆女子冰球,中国队10余位“90后”够燃够飒够热血……
面对北京冬奥会赛场的风起云涌,我相信每一个中国“90后”运动员心中都矗立着一座永远明亮的“灯塔”,那是掷地有声的奥林匹克精神。
面对北京冬奥会的新闻服务报道,我也希望自己可以扛得住日拱一卒的寂寞,具有行远自迩的从容,孜孜不倦地自我舒展。
(作者为深圳晚报文体新闻中心记者)
00后:成为光点,未来一定会更好
吕晨
北京,双奥之城。2022年,我在北京读大学。
“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缓慢关闭的电梯门,CBD硕大高悬的海报,摇晃行驶的双层巴士,目光所及,每个地方都被布置成冬奥相关的模样,每个角落都是2022北京冬奥的元素。
我心里没有过多的激动,只是也为国家盛事开心,心情一直是平静的,哪怕报名了志愿者选拔,哪怕真的穿上蓝色冲锋衣成为了志愿者。
平淡的心情持续到观看冬奥开幕式。
今年冬天,我和一些同学一起待在学校过年,开幕式直播的时候,七个小伙伴聚在一间屋子里。
有位同学很激动——情绪就此蔓延。
唱国歌的时候,不知是谁先起立,大家都跟着站了起来。有的站在床上,有的光脚站在地上,有的扶着柜子勉强站直。
一间狭小的屋子,七个大学生,六个省份的故乡,大年初四的晚上,跟着电视机一起唱国歌。
很像2022冬奥始终坚持的理念,不必突出“我”,而是“我们”。
祖国盛事,四海来者皆为客。微微泛黄的屏幕在视线里,模糊,清晰,再模糊。我们的文化是美的,我们的冬天是美的。
也只有我们知道,一切发展成果,都是来之不易。
本次开幕式很震撼,不是宏大辉煌的呈现,而是想要传达的内容:纯洁的冰雪,团结的我们,热情的中国,以及绿色、节约、可持续的理念。
最后,火炬被放在雪花正中央,雪花上是所有参赛国家和团体的名字。
这种震撼,是鼻腔酸涩,眼眶的泪落不下来。
2008年夏奥的时候,我8岁,看着随处可见的五环,只是跟着情绪一起飞扬。2022年冬奥,我22岁,也有幸成为这次赛事的志愿者,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发光发热。
对我来说,奥运是什么?
奥运是我看到以及感受到的,是理念,是热泪,是可爱的吉祥物,是开幕式上工作人员和运动员顶着寒风却依然洋溢的笑脸,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望、宏伟蓝图。
鸟巢上空绽开绚烂的烟花,我们的目光紧紧盯着电视机,十几公里的距离,又远又近。我们似乎闻得到火药味,似乎抓得住那份炫丽,似乎和烟花一样飞舞在空中,似乎看得到那条时间长河,向未来无限蔓延。
河是淡蓝色的,像光,也像晚高峰时被长曝光相机捕捉的车流,缥缈又落进烟火尘埃。每一个光点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每一道痕迹都是世代的延续。
不知道我未来的日子会是什么样。
还有好多好多地方没有去,还有好多好多人没有见,还有好多好多约定没有完成。
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更好。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学生/北京冬奥会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