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份以来,广东社会各界迅速行动,全力推进制止餐饮浪费行动,效果如何?今年9-10月,广东省消委会联合广州、珠海、中山、东莞、河源市消委会,在全省开展了“节约餐饮消费调查活动”。近期,粤消委公布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广东人一直有“剩菜打包”的节约习惯,因此广东省消费者节约餐饮观念总体较好,但人情宴请中仍存在浪费。
调查采用线上问卷调查及志愿者体察两种方式进行,分别获取获取有效问卷样本4207份、150份。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掌握当前广东省节约餐饮及相关问题现状,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超八成受访者较少出现剩菜,节约意识总体偏好
数据显示在用餐环节,七成受访者表示会适量适度点餐,51%受访者会先适当少点一些,不够再加点;八成多(86%)受访者较少出现剩菜,其中从没出现剩菜占29%,每次都会剩菜的消费者仅为3%。在餐后环节,约九成消费者表示剩菜比例在30%以下,其中剩菜比例在10%以下的消费者占52%。而出现剩菜时,超半数消费者会选择打包带走。认知态度方面,消费者普遍对餐饮浪费持批判态度,认为其有违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56%);是一种不健康消费现象(55%);造成生活垃圾污染,增加社会负担(53%);危害粮食安全(48%)。
消费者外出就餐的点餐习惯
人情宴请餐饮浪费相对突出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受传统观念影响,消费者在一些特定场合餐饮浪费仍然较为突出。
最常出现浪费的餐饮场合
调查问及最常出现餐桌浪费的场合,其中,婚庆、寿、丧宴占63%;商务宴会占56%。其他还包括:单位聚餐占49%,亲朋好友聚餐占37%,会议培训用餐占29%等。表格显示,人情宴请中最常出现浪费。
其中,节约意识不足和爱面子是浪费主因。针对造成餐饮浪费的主要原因,54%的消费者认为是节约观念不强,51%的消费者选择“讲求面子,菜品数量宁多勿少”。实际调查显示,4成多消费者点菜时会多点,约3成消费者对餐饮浪费持无所谓态度,近1成消费者从不对剩菜打包,说明部分消费者节约意识仍然不足。
餐饮经营者落实餐饮节约主体意识不强,采取措施不多
综合消费者反映及志愿者体察的情况来看,广东大多数餐饮企业在制止餐饮浪费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距离社会期望还有一定差距。调查显示,42%餐饮经营单位未开展节约餐饮宣传。其余最常见的是张贴宣传标语占47%、在餐桌上放置提示牌占16%,利用电子屏幕进行宣传占7%。
此外,设置最低消费是容易导致消费者餐饮浪费的行业顽疾,但此次体察发现,150家餐厅中仍有14家设有最低消费,占比约9%。
鉴此,广东省消委会认为,治理餐饮浪费、打造广东节约型餐饮,需要全社会重视和行动。餐饮行业组织应加强对会员单位的指导和教育,定期开展行业专题培训。同时,应通过制定章程公约、发布倡议书、签订承诺书、完善评优体系、制定团体标准等举措,增强行业企业反对餐饮浪费的内生动力。同时,广大消费者要节俭点餐,践行“光盘”,反对陋习,减少食物浪费,还要作好表率,积极传递节俭观念,监督浪费行为。各级消委会要做好消费教育宣传工作。
编辑 程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