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医部的故事︱1994年,他带领人民医院成功创建深圳市第一家“三甲”医院
读特记者 罗俊杰
2020-10-28 20:08

他在57岁的年纪被任命为深圳市人民医院院长,带领医院上下成功创建“三甲”医院,成为全市第一家。近期,记者采访了深圳市人民医院原院长邹其俊。他向记者讲述了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的艰辛过程,并总结了他心目中的“留医部精神”。

▲1989年10月29日,时任深圳市人民医院内科主任医师邹其俊正在为市民免费义诊。

因为深圳招聘人才从北京调入

1983年3月,刚从非洲吉布提援外回到北京从医的邹其俊从姐姐处得知,深圳经济特区一个招聘组来到北京,并在报纸上发布招聘信息,要市场化招聘一批人才,其中,包括医务人才。

获悉消息后,邹其俊立马找到相关报纸,逐字将招聘信息认认真真地读了好几遍。“一方面,我当时有个想法,特区肯定是一个新的世界,因为,我那时候已经46岁了,离退休也就剩下10多年时间,所以,我就想到一个新地方和新单位闯荡一番;另一方面,因为,我祖籍重庆,大学是在广州读的,所以也想回南方工作。”据介绍,邹其俊,1936年出生,1952年考入中山医学院,1957年分配到北京从事医疗工作。

随后,邹其俊找到驻扎在劳动部的深圳招聘组,经过层层选拔,最终被录用。他回忆说,当年的招聘要求是比较高的,主要有4个方面的要求:要拥护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身体要健康;年龄不能超过50岁和职称必须是副教授以上。

“对于医生来说,副教授相当于副主任医师。由于历史的原因,当时我国已经很多年没有进行职称评定,所以全国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鳞角。”邹其俊回忆说:“深圳当时在北京总共录用了4名医生,我是其中唯一一个副主任医师”。

▲邹其俊在其住了30多年的小区内,身后是其主持的小区书画室,经常免费教社区居民学习书法和画画。

报到现场就给他分配了一套房子

1984年11月,满怀着对特区的憧憬,邹其俊在办完各种复杂的调离手续之后,只身南下来到深圳。

“那天,我去深圳市人事局报到。办完手续之后,他们就给了我一把钥匙,说是分配给我一套房子,在滨河新村。分房的人还告诉我说这个小区的房屋设计有‘西班牙式的房顶’。”邹其俊告诉记者,当时滨河新村周边都还是稻田,他过去时目光所及,一片荒凉:“当天我就住了进去,是一套三房两厅的空房。最令我感到惊讶的是,浴室里面装有一个大浴缸。因为,我的老婆小孩都还在北京,所以一个人住显得太大了。”不过,他很快就把老婆小孩接了过来,户口等手续很快就搞定了,“深圳在这方面的效率真快”。

他回忆说,滨河新村里面,当时包括他住的那栋,5、6、7栋被称为“专家楼”,全深圳就只有这几栋是“专家楼”,必须要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人,以及其他社会贤达和高层次人才才能入住,其中包括深圳大学教授以及其他所有从全国招聘过来的专家,“我没想到一来深圳就能分到这么大的一套房子,这在内地是不可想象的,证明深圳重视人才不是停留在嘴上。这一方面说明了当时深圳对人才的渴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深圳敢于打破常规,用非常手段从全国各地招揽人才”。

“1985年春节的时候,深圳市时任主要领导还专程过来给我们拜年,一家一家的去。这是第一次有这么高级的领导到我家拜年,是我以前所没有想到过的,当时的心情很开心和激动。”邹其俊认为,这给了当时初来深圳的他们一颗“定心丸”,使他们深受鼓舞。

▲1994年9月,深圳市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成为深圳市第一家“三甲”医院。

带领留医部成功创建“三甲”医院

邹其俊调入深圳市人民医院之后,很快就被任命为老年医学科主任。1993年底,由于工作出色,邹其俊被提拔为副院长。几个月之后,他又再度被提拔为院长,这时他已经57岁了。新官上任的他,面临的一个最急迫、最重大的任务就是——带领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实现深圳市“三甲”医院零的突破。

他介绍说,1989年11月,国家卫生部发布医院分级管理办法的通知,对全国医院实行分级管理,这在以前是没有的。“‘三甲’医院不是你想创建就创建的,要先向市里申报,然后由市里报给省里,确认资格之后才能正式启动创建。我接任院长的时候,人民医院已经在前任陈智明院长的带领下确认了创建资格。”他坦承,在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的过程中,由陈智明院长带领全院完成了前半部分,他则带领全院完成了后半部分:“启动创建工作之后,要先自查是否达标,然后由市里检查,最后再由省里派评判组过来评定。”

当时,深圳市对人民医院寄以厚望,对其创建“三甲”医院下了“死命令”,要求必须成功,一定要通过“三甲”评审。“特区发展很快,医疗水平也必须跟上,必须要有‘三甲’医院,这对特区招商引资和展示形象都将起到积极作用。”邹其俊回忆说,在创建“三甲”的过程中,深圳市卫生局经常派人过来,一方面进行督促和检查,另一方面也给予关心和支持。

“对床位数、建筑使用面积、诊疗护水平、科研任务和配备的医护人员数量、质量等,都有硬指标。”他回忆说:“三甲”医院的评定有着极为严格的标准和要求,每一个考核项目都要打分,总分是1000分,必须达到900分以上才能通过,“当时刚好人民医院拆除了一些办公楼在重建,所以为了挤出场地满足床位数要求,我们都挤在很窄小的地方办公。例如我作为院长,也只有一个约2平方米的卡位”。

▲1994年9月11日,《深圳特区报》对深圳市人民医院通过“三甲”评审的报道。

“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要求医院必须‘科室全’。当时医院没有独立的皮肤科,而评定标准不仅要求要有独立的皮肤科,还要求皮肤科主任必须是副主任医师以上。”他回忆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院多次派人去湘雅医院做工作。最终,终于说动一名皮肤科的主任医师调来深圳,把皮肤科建了起来,从而没在这方面丢分。

在整个创建过程中,人民医院上上下下,大家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因为,谁也不想因为自己身上出现纰漏,导致医院创建“三甲”失败。“不仅是医护人员,而且也包括医院的所有其他人员。举例来说,评审项目中包括了厕所是否干净卫生无异味。假如不合格的话,一个厕所要扣0.1分。这就跟医院的保洁人员有很大的关系。”他坦承,自己作为院长更是压力巨大,尤其是省里评审委员会过来评审那4天,“天天都提心吊胆,生怕出现什么突发情况”。

邹其俊告诉记者,深圳市人民医院能够成功创建“三甲”医院,关键在于发动了全院人员积极参与,否则是做不到的。“那时候,一方面,医院的日常工作要照常进行,另一方面,为了完成创建工作,大家经常加班加点,并且没有一句怨言。”他表示,正是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日以继夜地干,0.1分、0.1分地争取,最终才于1994年9月10日,经过广东省医院分级管理评审委员会4天的严格评审,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的验收,是当时深圳唯一一家,“总分获得920多分的高分,取得了全省第二的好成绩。评委会认为,人民医院专科建设比较全面,设备先进,医疗总体水平提高很快,骨科、消化科两个重点专科技术基础较好,已进入省内先进行列,某些项目还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988年2月9日,邹其俊被评为深圳市先进科技工作者。

最早在美国医学杂志发表论文

1990年的一天,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10周年前夕,邹其俊接到市科委工作人员的电话,说他们统计了特区建立10周年来,全市在国外发表的正式论文有11篇,其中就有邹其俊的一篇。

“当年,因为通讯不发达等原因,在国外发表论文相当困难。”邹其俊介绍说:“这篇论文是1989年,我通过香港中文大学的朋友把其投稿到美国的一份中医杂志,随后刊发出来的。”因为这篇论文的缘故,他后来还获得全市优秀论文二等奖。

“调入深圳工作之后,我在医疗领域取得了5个‘第一’,分别是:全市第一个在国际医学刊物发表论文;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临床英语口语的书,还录有两盒相关磁带,成为当时许多医院的教材;创建了深圳市第一个血液流变实验室;率先用益母草静脉注射液治疗高血粘症,获深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深度参与深圳市首个‘三甲’医院的创建。”邹其俊表示,现在回过头来看,自己30多年前选择来深圳发展,把深圳当作自己人生最后一站是对的。

▲邹其俊总结和撰写的“留医部精神”。

采访的最后,谈及“留医部精神”,邹其俊对其作了极其精辟的总结:“敢于迎接挑战,不畏艰难困苦,倾心尽力拼搏,不断开拓创新。”他表示,自己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工作期间,深受其影响,按照这些精神的指引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特区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晶报供稿)

编辑 周晓飒

(作者:读特记者 罗俊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