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慈善+科技”育才新路径,南山区为青少年铺就“科技追光之旅”

读特新闻记者 王梓瑞
08-27 21:29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从科技园到大学城,从AI图像识别到DNA双螺旋,作为广东科创高地的南山正用一份独特的浪漫邀约青少年触摸科技的脉搏

从科技园到大学城,从AI图像识别到DNA双螺旋,作为广东科创高地的深圳南山区,正用独特的浪漫邀约青少年触摸科技的脉搏。近日,在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展示中心内,一场充满科技感与青春活力的开营仪式正在举行——由南山区慈善会主办的“科技追光之旅·科普研学营”项目正式启动,30名来自南山区的青少年化身“科技小探险家”,深入科技企业、产业园区与教育场馆,在真实场景中感受前沿科技的力量。

科技资源“活起来”:慈善+科技的创新育才模式

作为深圳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南山区集聚了4000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前沿产业在此形成集群效应。

南山区慈善会将辖区优质科技企业的实验室、展厅、生产线转化为“移动课堂”,让静态的科技知识“活”起来、“动”起来。“这次研学营活动不是简单的参观打卡,而是希望搭建起一座连接科技与青少年的桥梁,在孩子们心中埋下敢探索、懂感恩、爱家国的种子,让‘慈善+科技’的种子在更多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南山区慈善会负责人在开营仪式上表示,该项目以“慈善搭台、企业助力、青少年受益”为核心模式,支持以慈善的方式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项目依托南山众多高新科技企业,一方面通过企业开放展厅,激活科技资源的科普价值,另一方面以实践教育为抓手,为南山区培育“懂科技、爱创新”的青少年后备力量,助力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

据了解,本次活动开放报名24小时内,就已收到超过400人报名。

首期行程“亮起来”:从AI到基因的多元科技图谱

据介绍,首期30名学员开启“双主题”研学。在云天励飞AI创新展示中心,从人工智能科普到AI职业启蒙,研学老师带领学员们了解人工智能,开启对未来科技职业方向的想象与探索,之后体验拍学机课程 ,利用AI拍学机的“以用促学”特点, 激发学员的探究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此外,科技与健康生活主题活动上,学员们探访金龙鱼营养健康体验馆,在“粮油实验室”里学习油脂加工工艺与营养搭配知识,动手制作健康小食,感受“科技+民生”的温度。除了人工智能和健康生活外,研学还安排了生物主题的探寻,在海普洛斯实验室,学员们深入了解生命的遗传奥秘,通过现场实验,见证基因的力量。

后续活动“深下去”:从课堂到产业的沉浸式成长

“我们希望打破一次性活动的局限,让科技教育真正融入青少年的成长脉络。”项目负责人透露,还将开展两期研学,覆盖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通过互动科普体验、物理装置和多媒体互动,亲身体验学习垃圾该如何分类)、安全教育体验馆(VR地震逃生、灭火器实操等应急演练)、钢结构博物馆(参与模型搭建,了解“中国智造”背后的材料科学)、海普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参观基因检测实验室,学习生物信息学基础)等8大场景。

“与传统科普讲座不同,本次研学活动格外强调动手实践与深度思考的融合。”据研学负责人介绍,此次研学每一场活动都围绕“看、学、做”层层展开,“我们希望孩子们不仅能看见科技的前沿,更能动手体验、用心理解,真正体会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人工智能到民生工程,这场“科技追光之旅”正以独特的方式,为南山青少年架起一座连接课堂与产业的桥梁。参与开营活动的学员梁同学说:“今天在云天励飞看到通过AI天眼系统寻找失踪儿童的视频,借助AI科技让警察在短时间内就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成功寻回失踪儿童。对比起传统方式,AI科技的介入大大加快了寻人速度,挽救了失踪的孩子,这让我感受到科技的力量。”

“深圳作为科技创新之城,更应注重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为城市未来高质量发展培育和储备人才资源。”南山区慈善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南山区慈善会将以本次研学营为起点,持续优化“科技+公益”赋能模式,拓展更多优质企业资源,覆盖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努力将“科技追光之旅”打造成南山乃至深圳市具有影响力的公益研学品牌。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王梓瑞)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