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足球小将问鼎全国冠军,到田径小将包揽三金破纪录;从世界跳绳锦标赛斩获金牌,到全国攀岩比赛刷新纪录……这个暑假,深圳学子在国内乃至国际体育赛事中捷报频传,他们以卓越的表现和优异的成绩,展现了深圳青少年在体育领域的蓬勃朝气与突出实力,成为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传统强项稳扎稳打 深圳少年闪耀赛场
在备受瞩目的主流体育项目中,深圳学子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屡创佳绩,尽显深圳学子的硬核实力与青春风采。
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男子足球队勇夺中国中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冠军
八月的绿茵场上,深圳校园足球的年轻身影格外耀眼。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男子足球队以7∶2的绝对优势战胜河南省实验中学,夺得在宁夏平罗举办的中国中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冠军,并获得代表中国出征巴西世锦赛的资格。本届赛事,彭俊老师获“最佳教练员奖”,陈楠同学荣膺“最佳运动员奖”。
球队核心陈楠在比赛中多次上演关键进球,他感慨道:“决赛前看到队友们相互鼓励,我就知道我们一定能拿下冠军。我们从年初开始备战,进行了无数次战术演练,把细节做到极致。训练场上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不会骗人。”
当深二实在宁夏高歌猛进之时,深圳市翠园实验学校的足球小将正同时征战广东省中小学生足球锦标赛和全国五人制足球青少年锦标赛(U13),他们也在两项赛事中双双夺冠,创造历史。王帅教练荣膺“最佳教练员”殊荣,四名队员入选国家少年队集训名单。
泳池中同样捷报频传。深圳中学陈浩霖和蛇口育才教育集团山海学校的冯子瑞双双夺冠,并达到国家健将级标准。其中,在200米蛙泳项目中,冯子瑞不仅夺得金牌还打破了全国初中生组纪录,在200米混合泳项目中,他再次摘得金牌。这位小将表示:“每次比赛都是新的挑战,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罗湖区翠园东晓中学学生韩信(中)参加WSE田径公开赛(澳门站)
田径赛场上,罗湖区翠园东晓中学的13岁小将韩信成为最大亮点。他在世界学校体育联合会田径公开赛(澳门站)中狂揽男子100米、60米和200米三个项目的金牌,并一举打破100米和60米两项赛事纪录。对于大家的肯定,韩信始终表现得很淡然,他表示:“对我来说,田径十分重要,学习也很重要,我目前想踏踏实实地好好训练,把体育成绩和文化成绩都搞好。”
特色项目走进校园 多元发展书写传奇
不仅仅是主流项目,当攀岩选手在岩壁上完成高难度动态平衡,当定向越野运动员在复杂环境中精准穿越,当无线电测向选手在电波世界中敏捷追踪,深圳学子在特色项目中同样表现亮眼,展现了我市校园体育的多元化探索,为深圳校园体育版图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深圳市松泉实验学校陈济轩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攀岩冠军赛上,以6.05秒的优异成绩斩获U15男子速度赛冠军,成为深圳市首位达标“国家一级速度攀岩运动员”的男选手。这位少年4月入选国少队,5月获得亚洲少年锦标赛亚军,9月又在深圳市运会揽获2金1银,成长轨迹令人瞩目。
深圳外国语学校学生石致远在野外多变的丛林环境中从容发挥、全力拼搏。
定向越野比赛中,深圳外国语学校代表队表现亮眼。石致远同学勇夺全国青少年定向锦标赛百米赛M16组冠军,廖一丹同学斩获W18组季军,在野外多变的环境中展现出出色的运动综合素质。石致远欣喜地说:“获得这份荣誉,我既欣喜又意外!衷心感谢父母的全力支持、学校的悉心培养和老师的耐心指导。”他的队友廖一丹则感悟道:“学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真正享受比赛的过程,才是竞技体育中一种更成熟的境界。”
科技体育领域同样收获颇丰。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首征中国无线电测向联赛即斩获2金1银3铜,实现历史性突破。李孟雅同学一人独得1金1银,文雨旸同学摘得1金,展现了深圳学子在科技体育领域的强大实力。近年来,深圳校园积极引入攀岩、定向越野、无线电等新兴体育项目,建设专业训练场地,开设特色校本课程,为青少年提供个性化发展平台。
普及体育全面推进 健康成长根基牢固
深圳不仅在校园体育竞技领域成绩斐然,更在普及体育运动方面不遗余力,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运动乐趣。跳绳运动作为普及性项目的代表,在这个暑假结出硕果。
深圳外国语学校初二学子杨轶婷作为中国跳绳国家队成员,在日本举行的世界跳绳锦标赛中勇夺女子四人同步花样项目世界冠军。杨轶婷还与队友王昱泽同学携手拼搏,夺得混合4×30秒接力项目的亚军。载誉归来后,杨轶婷表示:“每逢周末清晨,当多数人仍在休憩时,训练场上早已回荡起我们跳绳的‘啪啪’声;每一个动作细节反复打磨,每一个技术难点精益求精。”正是这份追求卓越的精神,支撑他们从省赛走向全国,最终站上世界舞台。
深圳教育系统把“健康第一”理念落实在日常校园生活中,近年来,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建立常态化的校园体育赛事机制,做到“班班有活动,周周有比赛,月月有颁奖”,推动260多万学生人人参与体育活动。
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达到66.46%,比上一年提升6.21%。从校园到赛场,深圳学子正在以健康体魄和昂扬姿态刷新青春纪录,展现着这座城市青少年的蓬勃风貌。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陈晨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9月5日,作家易中天在自己的社交平台账号上发文,希望网友帮忙寻找两个曾在地铁上读书的男孩。他想请他们看电影《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并参加电影的首映式,而其中一位小男孩就来自深圳。万能的鹏友们,如果你们认识这位2023年3月16日在深圳地铁5号线读《曹操》的小男孩,就快来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的线索吧!提供有效线索的鹏友将获得读特新闻送出的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一份哦! 【本期话题】#帮易中天寻找深圳小孩哥#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关于在深圳地铁读《曹操》的小男孩的线索,核实有效即可获得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一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将通过短信形式收集您的领奖信息,请注意查收。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学生基础,老师就不基础。你有没有遇到印象特别深刻的老师?他可能是自习课时在窗外悄悄探头的“巡逻兵”,可能是理化课上大显身手的“发明家”,可能是地理课上徒手画地图的“写实派画家”…… 即日起至9月8日中午12时,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分享你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有趣或难忘的事,就有机会赢取深圳礼盒、美团骑行卡、帆书月卡等好礼! 【本期话题】#我那“不基础”的老师# 【活动礼品】深圳礼盒、美团骑行周卡、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9月8日中午12时 【征集主题】(二选一) ①我的老师是什么样的 ②老师我想对你说 【发布形式】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竖屏拍摄更佳,时长30秒以内。 【参与方式】活动时间内带话题#我那“不基础”的老师# 发布视频动态,经评选后即可获得大奖。
你试过这样漫游深圳吗?不用挤地铁赶时间,不用纠结在哪里停车,一辆单车就能载着你钻进深圳的街巷与绿道里~读特新闻联合美团.带你解锁一场特别的深圳骑行漫游季,即日起至9月11日,来读特客户端就能参与大转盘抽奖得【美团骑行卡周卡】福利! 活动奖品: 一等奖 美团骑行周卡1张 二等奖 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三等奖 读特积分50 活动规则: 1、每个账号每天免费抽3次; 2、免费机会用完后,消耗50积分获得5次抽奖机会; 3、中奖后请准确填写联系方式,我们将把兑换方式和兑换码以短信形式发送至您手机,请注意查收; 4、骑行卡兑换码有效期至9月26日,请及时兑换,逾期无效,视为放弃并不予补发;兑换后7日内可不限次数畅骑,每单60分钟内免费,超时需另行支付差额; 5、一个兑换码只能兑换一张VIP卡,重复兑换将导致兑换码失效; 6、若因您个人信息填写失误,导致您未能收到短信的将不予重发。
00:52
#读特小记者##暑假遛娃攻略#【文明实践我行动“厚德星沙益路同行”长沙县百名宝贝练摊献爱心】(特约记者刘露 通讯员姜莎 视频制作罗璇)8月29日,由长沙县爱的摆渡人义工发展中心联合通程商业广场星沙店联合发起的:文明实践我行动“厚德星沙 益路同行”长沙县宝贝练摊活动在通程商业广场星沙店温暖上演。来自长沙县的百余名中小学生化身“小掌柜”,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商品”,通过现场摆摊售卖来帮扶县域内因交通事故致困家庭学生。“本季宝贝练摊爱心款将全部用于慰问长沙县一户因遭遇交通事故而陷入困境的家庭。交通事故给家庭带来的往往是突如其来的经济与精神双重打击,尤其是对正在求学的孩子影响深远。我们的活动精准聚焦这一社会痛点,旨在通过社会各界的微小努力,为他们送去一丝温暖和前进的希望。”活动负责人罗辉女士表示。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