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以来,A股进入了剧烈的调整期,接近半数个股跌幅在10%以上。分析人士认为,机构年末减仓锁定收益是引起行情短期变化的原因之一,当前机构减仓已经基本结束,A股行情进入调整的后半期。
私募排排网昨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前私募机构的平均仓位维持在六成左右,较上个月七成左右的平均仓位有所下降,半仓以下私募占比为42%,其中空仓的私募占比为8%。由于上月仓位有所下降,本月选择增仓或大幅增仓的基金占比为31.58%,较上月有所上升,显示在经历了11月的市场调整之后,部分基金选择逢低入场。
一、宏观面
1、财政部网站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已进入开发阶段的项目达6806个,计划投资额10.2万亿元,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市政、环保、教育、养老等19个行业领域。其中已落地项目2438个,计划投资额4.1万亿元。
2、银监会6日发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引入净稳定资金比例、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流动性匹配率等三个量化指标,进一步完善了流动性风险监测体系,细化了流动性风险管理要求。修订后的《办法》2018年3月1日起生效。
3、流动性管理又到年关大考,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牵动人心。昨日,央行开展188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等额对冲当日MLF到期量,操作利率持平于3.2%。与此同时,央行连续第四个交易日暂停逆回购操作,当日实现资金自然净回笼2400亿元。
4、12月5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发布通知称,为平稳推出原油期货,上期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将于12月9日至10日进行上市前全市场生产系统演练,主要验证原油期货上市过程中,上期所的交易、结算及行情转发等相关业务可以正常开展。
5、2013年新三板市场揭牌以来,资本市场覆盖度快速提高,同时新三板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突破口,不仅有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转板至新三板,也有新三板企业通过IPO通道转板至交易所市场。
6、楼市整治覆盖73城,剑指囤地和操纵。今年以来,楼市调控政策可谓环环相扣。一方面,从需求端抑制投资投机需求;另一方面,从供给端加大供给并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与此同时,一轮又一轮的楼市整治剑指捂盘惜售、捆绑搭售等违规行为。
二、中观面
1、国内首只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基金成立。 12月5日,平安银行交通金融事业部、平安财智、北汽产投、华金资本共同发起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基金,该基金将重点投向汽车新能源、汽车电子、汽车后市场、车联网、高端零部件等领域,助力中国汽车行业企业的发展与整合。
2、布局明年,基金经理看好“胀”出来的机会。进入12月后,A股市场呈现加速调整态势。机构普遍认为,临近年底,部分追求绝对收益的资金选择获利了结,使得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承压。多家机构表示,展望明年,通胀预期对权益类资产形成一定利好,或成明年投资主线之一。
3、MSCI系列指数基金大扩容,自今年6月21日A股正式被纳入MSCI指数以来,国内公募基金开始加大MSCI指数产品线布局力度,6家公募申报11只产品。
4、虽然今年市场持续震荡,基金公司对指数基金的布局热情却与日俱增。据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59只指数型基金发行,且不少定位各具特色,成为不少公司发行的主力军。业内人士表示,加紧布局指数基金产品,一方面是未来完善基金产品线,打造全天候的资产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是为运作基金中基金(FOF)做准备。
5、明日,“中证国信价值指数”将正式上市。这是国信证券携手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指数,选择了100家连续三年净资产收益率高于10%、且估值合理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并进行等权配置。国信预判2018年是长牛起点。
6、内地客香港买保险连续三个季度下滑,第三季度同比大降近五成。日前,香港保险业监管局(以下简称香港保监局)披露的《2017年首三季香港保险业的市场表现》(下称“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香港保险业累计实现毛保费3632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1%。
编辑 程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