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业委员支招如何把患者吸引到社康
记者 吕二函
2016-02-03 00:09

“专家下社康后,许多患者怎么还是‘不买账’?”日前,在深圳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分组讨论上,多名从事医疗行业的委员对此纷纷支招。

“分级诊疗是一个好的思路,但是处于‘网底’的社康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接得住。”政协委员、市儿童医院院长钟山认为,患者之所以挤破头去大医院看病,主要是冲着大医院的专家去的,而培养一个合格的全科医生需要时间,所以短时间内,市民还是不愿意去社康看病。

不过,有委员认为,专家下社康这一措施效果并不是很明显。“社康与大医院不同,它的角色就是要满足市民的基层医疗需求。”我在医院一天看几十个病人,到了社康一天下来只看了四五个,这是不是对医院资源的一种浪费呢?”政协委员、福田区中医院副院长周晓梅认为,合格的全科医生就能够解决患者的基础医疗需要。

那么,深圳全科医生的缺口有多大?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统计显示,2015年,深圳有全科医生3300名,按常住人口计算,每万人全科医生数为3名。从长期来看,要使得普通门诊下沉到社区,还是需要培养足够多的合格全科医生,而培养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需要很长的时间。

吸引更多全科医生来深圳的想法更不现实。“从1994年至今都没有出台关于提高医务人员薪酬的方案,深圳房价这么高,全科医生很难招。”政协委员胡任重说。

据悉,深圳市目前有200多家社康中心,九成以上属于院办院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基层社康在药品储备、医护人员进修全科培训等方面都有诸多阻碍。

“医院成立一个新科室,往往还要从社康调人。社康不是一级医疗单位,药品目录自然比医院少。社康医护人员进行全科医生培训还需医院批准。”政协委员周晓梅建议,社康要从“院办院管”模式中抽离出来,以此避免医院资金差距而带来的发展不一。“如果政府把社康列为一级医疗单位来管理,药品目录不仅会有所扩展,还能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待全科医生过了培养期,社康综合诊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编辑 牧丫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