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13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占全市15%,南山智园书记工作室“全链条”培育见效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震霖 文/图
08-17 10:3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记者从南山智园获悉,最新数据显示,该园区过去一年新增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13家,占全市新增总量的15%;园区“专精特新”企业占比已达75%。此外,3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阶段,2家企业成功登陆港交所。这一成绩源自南山智园“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书记工作室(以下简称“书记工作室”)自2024年7月揭牌以来的精准化培育实践。

书记工作室聚焦专精特新梯度培育,打造“政策解读—诊断匹配—申报辅导—资源对接”的全链条机制。过去一年,开展政策宣讲7场,为32家企业提供一对一辅导,围绕申报材料规范、资金预算编制等核心痛点精准解题。梯度成效持续显现:新增国家级重点“小巨人”1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2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家(含新增及复核通过)、创新型中小企业16家;优质企业不断涌现,10家企业获评深圳市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阶段,2家企业成功登陆港交所,形成“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晋升一批”的良性发展格局。

为提升服务精准度和效率,书记工作室建立“三库一清单”体系,系统梳理192家园区企业信息并形成精准画像,建立138家企业专精特新梯度培育库,绘制涵盖半导体、生物医药等6大重点领域产业图谱,实现政策精准匹配、资源定向对接。依托“上下楼即上下游、产业园即产业链”的生态优势,工作室搭建产业协同平台,组织60余家园区企业走进海普洛斯、越疆科技等龙头企业,挖掘20余项产业合作机会;联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成果超市”,推动3家企业与科研机构开展联合研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让创新要素在产业链上下游高效流动。

园区同步加强品牌建设,构建多元化宣传矩阵。“园企百景绘”专栏展示12家企业创新成果,第四届智园科技周发布6大产业链图谱,通过多媒体渠道累计推送60余条内容,灵明光子、绿米联创等企业的创新成果获得广泛传播,园区“磁吸效应”进一步增强。园区负责人表示,未来,书记工作室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提升培育与服务能级,推动更多企业在“专精特新”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努力打造更具影响力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高地。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余晓泽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震霖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