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寻者,‘零’浪费!”8月15日,随着活动主题口号的响起和相机镜头下瞬间的定格, 2025 年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福田馆)暑期环保探秘营正式落下帷幕。
本次环保探秘营历时三天,通过公开招募的方式,共吸引近30名学生参与,采用跨学科融合的深度体验方式,让学生在低碳环保的奇妙旅程中,深刻领会到垃圾分类、光盘行动、源头减量的重要生态意义。
从理论到实践,培育环保思维
开营当天,学生们参观了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福田馆)【以下简称“市科普馆(福田馆)”】,深入了解国内外垃圾处理历史与垃圾分类知识,初步建立起垃圾分类、光盘行动、源头减量等低碳理念的认知。
小奶盒撬动大环保,小选择决定大未来。本次探秘营还特别设置了以奶盒和塑料为主角的专题课程,在奶盒资源回收体系与塑料分类知识课堂上,学生们学习了奶盒资源回收利用的方法,了解了塑料的利弊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除理论科普外,现场还有丰富多样的实践环节,学生们亲手拆洗奶盒并将其制作成非遗纸画,还尝试利用废旧塑料制作乐器。这一过程不仅让他们体验到“变废为宝”的乐趣,也引发了他们对资源回收再利用与塑料污染等生态问题的思考。
从课堂到自然,感知生态循环
走出课堂,走进自然。本次探秘营活动依托市科普馆(福田馆)屋顶花园——穰园,以及香蜜公园的生态资源,打造了全链条体验场景。
8月13日晚,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作为特邀讲师,带领学生们在穰园和公园内开展了一次生动有趣的香蜜公园大探险活动。当晚,他带领学生一同在夜间探寻园林的生态奥秘,通过实地观察昆虫、鸟类及植物的夜间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垃圾分类对环境的深远影响。
在郁郁葱葱的穰园内,市科普馆(福田馆)还开展了堆肥实践体验。期间,从带领学生们从收集落叶开始,到逐步了解堆肥过程,认识厨余垃圾价值,再到指导学生们亲身参与堆肥养护、农作物采摘与饮品制作等环节。
从体验到践行,深植低碳理念
“各位访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在“我是小小讲解员”培训课上,学生们在专业讲解员指导下,学习如何以清晰的发音、自信的姿态向公众传播环保知识。
此外,课程中还特别设置了“我是环保小掌柜”课堂实践,学生们通过模拟运营二手物品摊位,学习循环经济知识,培养经营能力。
活动期间,市科普馆(福田馆)还特别注重引导学生们关注生活中的环保细节,如倡导学生自带水杯,不使用一次性杯,用餐时践行“光盘行动”,用餐后做好垃圾分类投放。这一系列贯穿全程的引导,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公开点赞。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刘彦 二审 李璐 三审 王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