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电力聚合运营员”:创造“绿色化+数字化”新价值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 实习生 张雨桐
08-14 15:5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炎炎夏日,深圳电网负荷高位运行。在虚拟电厂运营商深圳恒实盛景公司的运营中心,电力聚合运营员马天放轻敲键盘,“确认”指令瞬间下达,某写字楼空调进入“柔性调节”模式,用电负荷骤降,但室内人员几乎毫无察觉——与此同时,虚拟电厂运营商和写字楼共同获得了削峰收益。

近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发布第七批新职业信息。其中,“电力聚合运营员”作为电力行业首个兼具绿色(L)与数字(S)属性的新职业,正式登上舞台。

从心理学到电力行业的跨界转型

2010年,马天放从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带着对电力行业技术变革的浓厚兴趣,她选择进入电力行业从事业务规划工作,逐渐积累起丰富的行业经验。2019年,随着虚拟电厂概念兴起,马天放敏锐地捕捉到行业变革的机遇,毅然转岗至电力聚合运营岗位。

虚拟电厂常被形象地喻为“云端电厂”,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光伏、充电桩、楼宇空调等分散的负荷资源聚合起来并加以优化调控,为电网提供灵活调节能力。而电力聚合运营员则使用虚拟电厂软硬件系统、专用工具,拓展虚拟电厂业务、挖掘用户资源、监控聚合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电力交易。

“这是一个典型的跨界新职业,从业者需要熟悉各类聚合资源的运行和调控特征,深刻理解电力调度控制和市场交易的专业知识,还要随时跟进政策的动态变化,做好行业趋势预判和用户科普及服务。”马天放介绍,她的日常工作不仅包括承接工程转运营项目,做好资源并网入市,还要对用户每栋楼宇的负荷曲线都做到心中有数,做好数据分析,为产品部门提升平台调控精度做好业务指导。

电力行业首个兼具绿色和数字的新职业

目前,马天放已是深圳市虚拟电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能源研究会会员、人社部认证分布式能源规划师、工信部认证数据分析师,对聚合资源收益模型有丰富的经验。“这份工作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与电力用户保持深度交流,对我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成长。”马天放说。

马天放面前的电子屏上,紫色曲线实时显示着用户的用电数据。数据背后,是虚拟电厂核心价值的体现——融合绿色低碳(L)与数字智能(S),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马天放解释,电力聚合运营员通过技术手段,在不影响用户生产生活前提下,对用电负荷进行柔性调节,并辅助电网削峰填谷,降低尖峰用电时期火力发电电量和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助力碳中和,因此是“绿色职业”;而通过云边协同调控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和智慧化调控,对现存用电设备智能化改造,助力能源数字化转型,因此又是“数字职业”。

给电力市场带来更多可能

“虚拟电厂的运营模式潜力巨大。”马天放满怀憧憬地说,“因为其底层运营逻辑是能源互联网,通过聚合海量资源,不仅能缓解电网尖峰压力,还能降低用户的度电成本。随着全国现货市场的持续放开,我们也期待虚拟电厂的投资能有所回报。”

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深圳虚拟电厂运营商已达61家,规模居全国地市首位。虚拟电厂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深圳在能源领域的创新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2023年以来,深圳累计组织开展虚拟电厂精准响应超150次,为虚拟电厂运营商带来经济收益超2000万元。深圳供电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还将组织专家团队深度参与电力聚合运营员的职业标准、培训教材编制等相关工作,持续输出深圳经验,为高效有序推动电力聚合运营员职业化发展和虚拟电厂生态圈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受访者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 实习生 张雨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