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光耀坪山|谢庭军:奔赴山海,彰显支教情怀与担当

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雄鹏
08-06 10:03
收录于专题:文明之光耀坪山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谢庭军,坪山区坪山第二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坪山区首批小学数学骨干教师、首届“年度教师”提名获得者。

三十五年光阴磨一剑,三十五年扎根杏坛。这些年来,他不忘立德树人之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使命,始终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学生的差异,努力让每一个孩子茁壮成长。曾先后到广西百色和新疆喀什支教,不但做好本职工作,还捐资助学、关爱留守儿童,用知识的力量驱散孩子们心中的迷茫,将希望播撒在每一个渴望学习的孩子心中。

千里奔赴支教路,师生共赴山海情

2019年秋,谢庭军受深圳市教育局选派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支教。他所在的支教学校百色市深百实验学校是全国扶贫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示范区的配套学校,属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该校生源均来自于百色市11个县区在政府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子弟,留守儿童少年居多。支教期间,谢庭军在深百实验学校挂职副校长,他特别重视“控辍保学”工作,主动联系社区第一书记,了解移民搬迁子女入学情况,协同校长和老师们一起走访未及时入学的家庭,耐心细致做宣传动员工作,确保义务教育全覆盖。为了让山区的孩子们“愿意来,留得住,愿意学,学得好”,谢庭军特别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他结合本校实际,通过亲自上示范课、开展主题教学研讨、组织后方单位组团式教学,参与市、区、校讲座,以及组织观看优质教学视频等形式,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倡教师做科研,并积极主导科研方向,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深喀携手铸华章,组团援疆谱新篇

百色支教结束后,2020年9月谢庭军又赴新疆喀什市第十八小学数学教研组长。喀什市第十八小学是一所完全民族小学,是深圳在喀什援建的第一所学校,是教育援疆的排头兵、桥头堡。来到校园后,谢庭军迅速融入团队,开展一系列教学工作,坚持每两周上一节公开课,开展一次教研讲座;驻年级听评课,一学年度听评课67节,组织集体备课40余次;倾心引领“传帮带”,定期上示范课,互听互评,以教促研,培养骨干教师。其中,谢庭军指导的麦尔普柯孜·艾米都拉老师参加录像说课竞赛荣获喀什地区“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荣誉称号,陈贵芳老师通过现场赛课和说课,荣获“喀什市骨干教师”荣誉称号,古热亚木古丽老师和蒋彦强老师均获“喀什市教学能手大赛”一等奖。此外,谢庭军还受邀担任“喀什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评选活动”评委,到各学校作学术报告、受聘担任“喀什地区小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讲师,经常通过送教下乡、开讲座等形式,进行教研交流。

潜心教学育桃李,立德树人显担当

支教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爱的传递。在新疆支教期间,谢庭军发现班上的学生司马义对数学很感兴趣,但由于基础薄弱,学习起来有些吃力。于是,他便利用课余时间,为司马义辅导功课,当得知学生家庭困难,谢庭军还自掏腰包为他购买了一些书籍和学习用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司马义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人也变得自信。又如学生穆萨江性格内向,不敢在课堂上发言。为了帮助穆萨江克服这个问题,谢庭军在课堂上常常鼓励她发言,并给予她肯定和表扬,并在课后经常与她交流,定期家访,了解她的想法和感受。在谢庭军耐心开导和陪伴下,穆萨江逐渐变得开朗起来,敢于在课堂上发言,与同学们也相处得更加融洽。

谢庭军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关心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他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他关注学生的生活状况,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他用爱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国家和社会的关爱与支持。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雄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