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光耀坪山|谢晓明:积极投身“百千万” 驻村助农促振兴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璇玲
2024-09-19 16:18
收录于专题:文明之光耀坪山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谢晓明,现就职于坪山区坑梓街道,是第一轮广东省乡村振兴驻汕尾市陆河县河口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挂任镇委副书记。从2019年的脱贫攻坚时期到2021年以来的驻镇帮镇扶村,谢晓明在河口镇开展帮扶工作已有五个春秋。

驻镇帮扶三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深圳驻汕尾帮扶协作指挥部指导下,谢晓明带领帮扶团队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奋斗,下功夫强帮扶、解民忧、壮产业、促振兴,获评“在深圳对口帮扶汕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嘉奖”、“在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中表现突出”嘉奖等。

千方百计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夯实发展基础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只有发展壮大产业才能带动群众真正走向致富之路。谢晓明率领帮扶工作队,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创新致富动能,围绕产业“帮扶+”思路,因地制宜,做好特色产业文章,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近年来,油柑汁成为奶茶店的“爆款”。当河口油柑产业园成功入选2022年广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后,针对油柑种植户资金短缺问题,谢晓明深入油柑重点村组织开展了多场次“惠农e贷-油柑e贷”金融帮扶优惠政策宣传。谢晓明活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政策,深入走访农户、企业了解他们的资金需求,带领团队为当地南药、油柑、沉香、蛋鸡等企业和从业农户提供金融服务。截至2024年7月,推动发放金融帮扶90笔共1980万元农业产业及农户贷款资金,为全镇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使农户真切享受到帮镇扶村带来的政策“福利”。

为帮助当地种植户解决种植技术难题,提升农产品品质,他带领团队积极发挥科技特派员技术支持力量,科技护航油柑、青梅、菠萝的发展,帮助农户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除此之外,谢晓明积极助力于提升产业规模、强化加工配套、拓宽销售渠道等工作,统筹全镇各村产业发展。他充分利用深圳坪山—汕尾陆河产业共建园区位于河口镇域这一优势,不断尝试引进相关农业加工企业入驻园区,让农产品从田间直通车间,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实现“双增收”。

想方设法开展消费帮扶活动,助力农民增收

产业发展夯实基础,消费帮扶保障长效。驻镇帮扶以来,谢晓明带领工作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消费帮扶活动,既有参加展销会的“售”,也有航拍宣传的“秀”,更有直播带货的“购”。

为了提升竞争力,谢晓明带领工作队从搭建多方销售平台方面持续发力:组织绿壳鸡蛋、油柑、大米等多家农业企业参加深圳绿博会、深圳全球食品博览会等,让产品走进高端展会;做活农产品直播带货,选择田墩村供销社作为基地构建了“工作队+供销公司+乡村CEO+乡村振兴志愿者”的工作模式,完善供销社的业务链条,培养了一批扎根乡村的“小网红”;开展品牌认证打造,推动了荔枝果饮、青梅酒、绿壳鸡蛋、粉壳鸡蛋等4款农特产品于2023年12月通过了深圳标准促进会认证,正式入选为“圳品”;推动深圳坪山区组团帮扶单位与河口镇合办油柑节和玉米节,双向奔赴加速产业对接大湾区市场前端。

除此之外,加强对合作社的创建,其中原扶贫帮扶产业新华村“一村一品”绿壳鸡蛋产业所在的陆河县新意源种养专业合作社,于2021年获得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称号。2019年7月至2024年7月,开展的直接消费帮扶金额达639.7万元。

践行“两山”理念优化规划产业,全情倾注帮扶

产业要发展,乡村要振兴,农民要致富,但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帮扶工作中,谢晓明十分注意践行“两山”理念,在乡村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与探索。

谢晓明在河口镇参与了脱贫攻坚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他与帮扶工作队围绕乡村振兴建设与文旅、农业产业运营谋划等,结合河口镇实际不断调整、优化,提档升级乡村规划,擘画出一幅人与自然、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齐飞的美丽蓝图。

2021年7月驻镇帮扶以来至2024年7月,谢晓明努力争取和科学运用深圳各类帮扶资金1863万元,用于道路修建、学校危楼重建、学生安全通道建设、路灯安装等8个重要民生项目;他根据镇、村所需,带领帮扶团队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筹集社会捐赠资金与物资308万元,用于支持乡村数字化建设,支持学校、医院和各行政村建设等;他还发动深圳社会公益团体多次入户对当地18户“三类监测户”和相对困难户开展资金帮扶。

谢晓明与帮扶团队结合美丽圩镇建设,利用当地红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2022年推动了河口镇北中村国家AAA景区的批复与运营,促进当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他启动建设河口镇对门红色村文化广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打造特色公共文化空间与品德,提升文化服务质量;通过主动走访深圳旅行社,开发了《陆河亲子游》、《赏梅泡泉》2个陆河县旅游产品;他与帮扶团队积极推动退桉(树)行动,改扩种油柑、南药、菠萝等产业山林超过7000亩,将产业发展与建设绿美河口、强化生态保护有机统筹。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璇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