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宝安区福永街道凤凰古村名家工作室的非遗体验现场热闹非凡,深大附中近百名学生化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以“走进凤凰古村,探寻岭南文化”为主题的非遗艺术体验活动,在编织、拓印、缝制等艺术创作实践中,将古村的建筑肌理、民俗印记与岁月故事凝练成独特的“生活记忆”。
据了解,福永凤凰古村名家工作室自成立以来,便以“扎根古村、活化非遗”为主旨,通过举办展览、开展活动等多种形式,将凤凰古村的建筑、民俗、历史元素转化为可体验、可感知的文化载体。“工作室最特别的是‘就地取材’,所有灵感都来自古村本身。”一位非遗传承人表示,“学生们在这儿做的不是抽象的‘非遗’,而是能在古村墙角、门楣、街巷里找到原型的‘身边的文化’。”
在当天的综编体验环节中,素材取自古村墙壁上的“鲤鱼出水”灰雕建筑装饰,学生们对照着工作室现场陈列的古村建筑构件实物,用综叶复刻图案,让“墙里的艺术”变成“手里的作品”。
在版画区,模板由工作室团队精心雕琢,图案源自古村墙壁上雕花窗棂的纹样、马头墙的轮廓线条、传统灰雕的吉祥图案(如蝙蝠、祥云、花卉)学生们拓印的不仅是图案,更是工作室对“古村岁月”的系统梳理与活化。
在绵塑体验环节,岭南狮头香包是岭南文化象征,学生们通过现场制作香包,深入感受岭南文化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
泥塑体验区则以凤凰古村墙壁上的建筑图案为灵感来源,学生们通过泥塑技艺将这些凝固在砖石上的文化符号转化为立体的艺术作品。
福永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凤凰古村名家工作室作为街道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抓手,始终致力于“让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通过邀请名家驻场、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联动学校开展研学活动,工作室已成为展示凤凰古村历史底蕴、传播岭南文化的重要窗口。
“我们希望凤凰古村名家工作室不仅是一个‘体验空间’,更是一个‘传承枢纽’。”工作室负责人介绍,从建筑图案到民俗符号,从技艺教学到文创开发,每一个细节都在践行“以古村为根,以少年为桥”的理念。
此次深大附中学子的参与,正是该工作室“连接代际、活化传承”的生动实践——当孩子们带着亲手制作的作品离开时,也带走了对凤凰古村、对岭南文化的鲜活记忆。未来,福永街道将持续赋能凤凰古村名家工作室,让这一文化品牌在守护古村记忆、传承非遗技艺的道路上,不断书写新的故事。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汤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