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社区慈善实验项目中期调研座谈会在南山区招商街道花果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召开,会议围绕“党建引领下社区慈善的机制创新与实践路径”展开深入探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慈善分会常务副会长彭建梅、副秘书长刘佑平带领5位专家学者组成调研团,与招商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远清,以及市、区慈善会、招商慈善基金会、蛇口社区基金会、深圳市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工作人员等进行深入交流。
会议伊始,花果山社区慈善项目组汇报了试点两年来的进展:在党建引领下,以蛇口社区基金会“拓荒牛”发展微基金为社区慈善枢纽组织,从运营、筹资、服务、传播四个维度构建并完善工作机制。累计筹资62.5万元(含捐赠物价值折算),激活51家社区善意小店,培育43位居民成为项目主理人,联动8支志愿者队伍、15个社区自组织,服务覆盖86%的社区人群类型,落地了一批聚焦“一老一小”等群体的慈善项目,形成“居民主理+企业共建”的特色模式。
招商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远清指出,当前政府兜底保障与民生微实事已覆盖大部分民生需求,社区慈善应立足党建引领,聚焦政策盲区与精细化服务需求,成为基层治理的“新支点”;未来要进一步推动政府公共服务与社区慈善协同发力,让居民真切感受到党委政府与社会各界合力的温度,把“善治”最后一公里走实。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慈善分会常务副会长彭建梅肯定花果山社区慈善的全国示范潜力,期待其突破碎片化壁垒,打造特色品牌并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专家刘佑平强调,社区慈善实验的核心是构建社区共同体,为中国慈善探索先行路径。针对社区慈善发展,与会专家建议:为受助者建立动态成长档案,关注个体发展轨迹;构建“同行者”平等关系,重视受助者心理反馈;强化顶层设计,梳理项目介入前后对比与枢纽组织SWOT分析;兼顾模式合理性与基层积极性,减少推进阻力;凝聚公益领袖、专业组织、社区党委与热心群众的合力,为项目注入持续活力。
作为全国社区慈善实验项目的重要试点,花果山社区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化多方协同机制,以机制创新破解实践难题,不断完善社区慈善的运作模式与服务路径。下一步,社区将在党建引领下,进一步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居民等多方力量,着力培育更多本土慈善骨干,扩大服务覆盖面、提升服务精准度。
受访者供图
编辑 李璐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潘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