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中科创新科技园启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创新高地

07-11 09:57
摘要

珠海市政府相关领导则表示,珠海中科创新科技园正式启动,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签约落地,尤其在基因编辑控制等“卡脖子”领域实现国产化突破,将助力珠海开辟高质量发展创新高地

7月9日,总投资超20亿元的珠海中科创新科技园启动暨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签约仪式在珠海举行。珠海市及珠海高新区相关领导,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校领军者,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陈有海等专家学者,以及深圳新世界集团董事长黄伟,中国核工业集团相关负责人等共同见证粤港澳大湾区这一科创盛事。

此次活动通过科技园正式启动、重要创新平台落地、行业赛事揭幕及11个重大项目签约,为湾区科创生态注入强劲动能。

政企学研深度联动,构建跨区域协同新模式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吴创之在致辞中指出,园区启动是深珠科创协同的重要里程碑,将构建“深圳研发+珠海转化”的跨区域协同模式,进一步推动“两点一线”路径,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深圳先进院已落地一批重大转化项目,并设立“成果超市珠海中心”,未来将持续注入创新资源,助力珠海建设大湾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高地。

珠海市政府相关领导则表示,珠海中科创新科技园正式启动,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签约落地,尤其在基因编辑控制等“卡脖子”领域实现国产化突破,将助力珠海开辟高质量发展创新高地。同时,希望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发挥新型研发机构引领作用,依托中国科学院科研平台与资源优质,推动更多“先进技术成果转化”选择粤港澳大湾区、选择珠海。

省级重点项目正式开园,展望20亿产值新目标

在项目启动仪式上,珠海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新世界集团,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多方领导共同登台,在全场宾客的瞩目下按下启动装置,为珠海中科创新科技园正式揭幕。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不仅标志着这座总建筑面积约22万㎡的省级重点项目正式全面投入运营,更开启了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共筑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的新征程。据悉,园区未来将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学工程、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计划容纳超100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500-1000人高端产业集群,预计孵化企业产值不低于20亿元,致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孵化的标杆平台。

重要创新平台落地,打造成果转化全链条生态

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成果超市珠海中心”正式启动,作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创新平台,该中心首批精选超300项优质科技成果上架展示,涵盖医疗设备、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新材料等7大领域,通过“扫码识成果”的创新形式,实现技术参数、应用场景、合作需求等信息的可视化呈现,精准打通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的对接通道,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创新创业大赛启幕 激活科创人才蓄水池

由珠海市科技创新局指导、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承办的2025年珠海市“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云上智城”/“生物医药”行业赛同步启动,吸引了数十项企业组及团队组项目参赛,为科创人才与优质项目搭建展示孵化平台。两场行业赛于7月9日在珠海中科创新科技园内开赛,现场路演精彩纷呈。

11个重大项目签约,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

签约的 11 个重大成果转化项目主要聚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其中,中欧创新医药与健康研究中心将落地园区,在基因编辑工具国产化、病毒载体规模化制备等“卡脖子”环节实现突破;中科艾深医药有限公司核心产品已进入临床Ⅱ期,有望填补国内跨心、肝重大疾病领域创新药物空白;量化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微生物组技术实验室和生产研发基地掌握三大药物级人源性活菌筛选技术,依托12万株人源菌株库支撑活体生物药研发。

项目将依托园区“楼下创新、楼上创业”的孵化生态,构建“科研突破-产品迭代-市场拓展”的全链条产业闭环,形成“研发在园区、转化在园区、效益出园区”的发展格局。

科技园实拍图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刘立波 二审 张畅 三审 丁庆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