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内部消息。” “可以直接给你下期中奖号码,包赚的!” 近日,罗女士(化名)向读特新闻平台报料称,她在小红书平台晒出了随手买的体育彩票,随即便有人通过账号私信,表示可以给她下期的中奖号。随后的两天时间,罗女士经历了下载APP、进群、受骗和二次受骗等一连串事件。
这类网络平台销售的体育彩票背后隐藏着诈骗和赌博的风险。法律专业人士告诉记者,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社交平台等渠道诱导购彩的行为涉及民事、行政、刑事等多重法律风险,消费者需要避免侥幸心理,提高识别该类不法行为的能力。
受骗后为追回损失再度受骗
6月11日,罗女士在小红书平台随手发布了刚刚购买的体育彩票,随即便有一个账号私信她,表示可以给她透露下期的中奖号码。
罗女士发布的帖子。
“我半信半疑,通过了他的微信,随后扫码下载了对方发来的APP,并注册了账号。” 罗女士告诉读特新闻记者。
骗子引诱其下载软件。
6月12日,罗女士在完成下载步骤后,便进入了一个群,里面有几百人发布各类下注信息,并邀请她参加群里面的活动,比如充值可以返现。“当时看到群里很多人,我开始有点相信了。”最终,罗女士完成充钱返现的任务,并在第三次完成指定任务时被骗走了钱。 “第三次返现和我说需要充值几万块才能返现,我当即意识到被骗,马上报了警。”
骗子诱导罗女士完成助力任务。
同时,罗女士也将自己被骗的经历发到社交平台,结果却遭遇了二次诈骗。有一个陌生账号告诉罗女士可以追回被骗的金额,并让她下载另一个APP,需要支付1000多元的手续费。交了手续费后,罗女士不仅没有如愿追回此前的损失,还再次遭遇财产损失。
“一个多月过去了,我已经报警立案,但损失还没有追回,希望大家千万不要相信‘内部消息可以提前给出下期下注号码’的相关私信,引以为戒。”罗女士告诉记者。
此外,记者观察到,“AI彩票”“算法彩票”也在电商平台频现踪迹,一些商家声称可以智能选号,并表示不中可以报销。调查中,记者在电商平台随机搜索到一家店铺,仅花费几十元就买到了“发财彩票机选号器”,商品评论中还有人声称自己靠这个预测软件成功赚钱。
该店铺客服告诉记者,购买价值98元的旗舰款可以保证80%以上的中奖率,并承诺3至5天内不中可以退款。下单后,客服给了记者一个下载链接,打开后便有专人与记者对接,发布了很多中奖者的聊天截图,并引导记者按照号码下注,承诺不赚钱可以返现。
针对这一现象,黄浦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查鸿翔曾公开表示,只有国家特许发行的中国体育彩票才是合法体育彩票,未经批准、未经授权的机构销售的彩票均为非法彩票。合法体育彩票和违法赌球间有本质区别,凡是通过互联网销售的体育彩票、在网上购买比分输赢投注的,均为诈骗平台或非法网站,彩民需要注意甄别。
律师:消费者需加强防范,提高警惕
线上获取内部消息购彩、AI数据分析购彩到底存在哪些风险?广东信琅律师事务所国际与新业态法律部主任、执业律师肖小月告诉读特新闻记者,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社交平台等渠道诱导购彩的行为涉及民事、行政、刑事等多重法律风险,包括违反《彩票管理条例》的非法经营行为,可能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非法经营罪、诈骗罪或开设赌场罪,同时虚假宣传还可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消费者要提高识别该类不法行为的能力,若遭遇此类骗局,应第一时间保存交易记录、聊天截图等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同时可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或通过体育彩票官方热线投诉、举报非法平台。” 肖律师表示。
肖律师解释,AI技术被用于彩票预测或诱导投注的行为涉嫌违法,包括未经许可提供彩票销售服务(非法经营)、虚构中奖概率(诈骗)以及利用算法操纵数据(虚假宣传)等。
她认为,法律干预需从三方面入手,一是通过修订法规明确禁止AI预测彩票的合法性;二是强化平台监管责任、部署技术反制手段,如AI监测系统,下架涉诈APP并查封支付接口;三是加强消费者教育,揭露“AI包中奖”的欺骗性,同时将违法平台运营者纳入失信惩戒名单,形成法律与技术相结合的全链条治理模式。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