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清晨八点,龙华区志愿者之家旁的空地上,30余名市民和志愿者在公益老师的口令声中舒展身体,动作整齐划一。这是自7月起,龙华团区委、区志联每周二、四早晨开展的“全民健身迎全运”太极拳与八段锦公益课堂的生动场景。两位资深志愿者化身教练,仅两周时间便吸引超过120人次参与,迅速成为周边社区最“圈粉”的晨练项目之一。
志愿者也是“健身导师”
本次课程的独特之处在于两位教练的身份。曹大议是习武30年的“武术高手”,他是龙华区武术协会名誉会长,也是深耕社区服务多年的资深志愿者;迟鲁凯则是志愿者之家志愿服务队骨干队员,除了参与各类志愿活动,研习八段锦已是坚持多年的爱好。
谈及主动担任教练的初衷,两人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志愿者之家的平台作用,“平时在志愿者之家为市民提供便民服务时,经常听到大家希望能参加集体养生项目。”迟鲁凯说,“现在志愿者之家搭了台,大家追问下周的教学安排,备课教学都更有动力了!”
曹大议表示:“志愿者之家的‘桥梁’作用,让我们的‘小爱好’真正发挥了服务大家的‘大价值’。”
全民健身打破年龄壁垒
课堂上的学员构成,打破了“传统功法=老年运动”的刻板印象,参与者中既有退休工人和宝妈,也有不少年轻上班族的身影。“以前总觉得太极拳是公园里老年人的活动。”26岁的上班族小林在练习间隙分享道,“最近跟着曹老师学了半个月,才发现它对缓解久坐带来的肩颈酸痛效果特别好!”
据统计,在已参与的学员中,30岁以下青年占比接近20%。传统功法正成为连接邻里、跨越代际的“社交纽带”,让市民在“一招一式”中拉近距离,不少学员自发组建“社区健身群”,将课堂所学延伸至日常晨练。
志愿服务赋能“全运惠民”
“此次培训不仅是推广全民健身,更是以‘小切口’传递‘全运惠民’的温度。”龙华区志联相关负责人表示,选择志愿者之家作为活动场地,正是看中其“扎根社区、贴近居民”的天然优势——既依托志愿者团队的服务经验,又能精准对接居民需求。
从“解忧回信墙”,到如今惠及百人的公益健身课堂,区志愿者之家正以“小阵地”撬动“大民生”,这片空地上的每一招一式,不仅是健康生活的起点,更是“全民全运、全运惠民”理念的生动实践。
据介绍,龙华区承接十五运会排球(女子18岁以下)竞体比赛项目、6项航空模型群众赛和深圳北站抵离迎送等工作,随着十五运会各项赛事日益临近,龙华区赛会志愿服务工作已全面铺开,已形成“抵离迎送+城市侧服务+赛事保障”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在深圳北站抵离服务中心,来自南科大、哈工大(深圳)的“小海豚”抵离服务志愿者,为来深参赛人员提供进出站一站式接送服务;在城市道路、社区点位,城市侧志愿者们正积极开展文明引导、环境美化等行动,提升城市整体风貌与品质;同时,来自电科大和深信院的500余名赛会预备志愿者已完成考核,蓄势待发。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窦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