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至11日,来自东兰县拔群中学12位骨干教师与优秀学生代表抵达广州,开启为期一周的2025大湾区教育研学交流活动。期间,师生们先后到访广州市南外实验学校,深圳前海石公园、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前海港湾学校等地,体验科创课程、探访青竹教育公益基金会、前海代表科技企业,感受改革与科技的力量。
2023年10月,在深圳市委党校中青班的协调对接下,青竹教育公益基金会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拔群中学签署公益捐赠协议,此次研学活动也是该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基金会资助拔群中学的师生代表前往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教育交流与研学实践,旨在拓宽学生视野,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推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
化身小小创客,体验科创“手作”
研学之旅的第一站,拔群师生们走进广州市南外实验学校,进行为期3天的深度交流。在欢迎仪式上,广州市南外实验学校校长陈莲回顾了学校的奋进历程与成果。她提到,学校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创新教学与综合素养的全面培养。
陈莲更以自身的成长经历勉励拔群学子:“心怀梦想,坚定信念,勇毅前行,希望你们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为让远道而来的同学们深度体验科技魅力,南外实验学校精心设计了丰富的科创课程。信息技术中心主任李涛老师引领大家探索人工智能、单片机应用、电路原理与编程逻辑。课堂上,同学们化身为小小创客,亲手操作激光雕刻机、3D打印机等设备。在“动手实践、实践思考、思考创新”的沉浸式学习中,科技的种子悄然播撒,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蓬勃生长。
实探“特区中的特区”,感受改革成效
结束在南外实验学校充实的科创课程,拔群中学研学团抵达深圳前海,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践之旅。深圳前海作为“特区中的特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活力,为师生们呈现出一幅现代都市与科技创新交织的壮丽画卷。
研学团首先拜访此次活动的主办方,青竹教育公益基金会所在的前海办公室,感受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见面会:拔群师生与基金会特邀元师科技虚拟数字人老师“元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直观的演示,“元老师”为孩子们揭开了人工智能(AI)与虚拟现实(VR)技术的神秘面纱。
同时,研学团拜访了前海AI企业代表来画,孩子们亲身体验AI相机、AI相册以及了解来画的AI再生技术,同学们惊叹于AI数字技术的无限可能,进一步感受科技的认知边界。
带着对科技的新奇感,研学团走进了前海港湾学校。拔群中学的师生在港湾学校老师们热情引领下,参观了现代化的校园环境,了解了港湾学校以科创教育为引领的办学特色,包括先进的创新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STEAM教室等,学校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让研学团的孩子们目不暇接。港湾学校在科技与教育融合上的探索,也为拔群中学的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两地学子友好交流,书写教育新篇章
在前海展示厅,师生们通过震撼的沙盘模型、动态影像与沉浸式互动体验,全方位领略前海如何从一张宏伟的规划蓝图,蝶变为一座生机勃勃的现代化滨海新城。
行程中,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在前海石公园进行。青竹基金会代表与拔群研学团全体成员肃立于象征改革开放精神的前海石旁,共同重温前海“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使命任务。
研学团实践之旅的最后一站,充满青春气息的梦工场港青驿站迎来了两地学子,拔群中学的学生代表与广东省西北政法大学校友会校友子女代表们围坐一堂,展开了一场河池与深圳学子的交流,不同的地域背景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迅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友谊的桥梁悄然架起。
7月11日,带着沉甸甸的收获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拔群中学研学之旅在温馨的结营仪式中画上圆满句号。拔群中学学生代表在结营仪式上发言,向青竹教育公益基金会、广州市南外实验学校以及老师们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他们表示,这次研学不仅收获了知识,前沿科技的亲身体验、先进教育理念的浸润、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精神洗礼,不仅让他们收获了宝贵的知识和技能,更在他们坚定了对美好未来的执着追求。
参与此次研学的老师们也纷纷表示,活动带来了许多启发与思考,今后将积极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青竹教育公益基金会表示,将持续深耕教育公益事业,致力于为更多像拔群学子一样的乡村孩子搭建通往山外世界的桥梁,创造“走出大山、拥抱未来”的宝贵机会。希望这次湾区研学之旅,能在每一位师生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点燃希望的火种,共同书写教育的美好篇章。
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余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