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康复辅具产业发展正当其时,“硬核科技”助老助残彰显“温暖底色”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07-08 15:5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7月1日至8日,第十二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自行车赛在深圳举行。赛场内外,各家企业带来的108项科技助残产品成为一道独特风景线。从智能爬楼梯电动轮椅到智能脑电控制设备,从AI眼镜到智能助听器,广东创新科技产品正以“硬核突破”与“温暖底色”改写残障人士的生活可能。而科技助残既是广东民生的温度计,更是“粤字号”康复辅具制造产业的风向标。

“银发经济”市场眼下备受关注、前景可期。记者获悉,2024年,广东老年用品产业整体规模超6500亿,呈现较快增长趋势,发展潜力巨大;广东老年用品规上工业企业6814家,实现营业收入达6551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老年日用品及辅助产品企业数量最多,达4065家,营收5523亿元,该年同比增长12.9%,营收占老年用品整体产业营收的84.3%。同年,广东已推动52家企业的72个产品入选国家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数据显示,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3500万失能老年人。各地康复和老年用品加速应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先进技术,正谱写科技助老、助残的未来。作为产业“先行者”,越来越多广东科技创新企业聚焦人们普遍的养老护理需求,瞄准新风口、新赛道,大力开发质量好、性价比高、售后保障到位的相关产品。在康复辅具产业领域,深圳是首批12个国家综合创新试点地区之一,佛山也是重要生产基地之一,老年用品则主要集中于穗深莞三市。

广州一康医疗设备实业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最早专注于智能康复医疗设备和康复机器人研发生产和临床应用的企业,曾于2019年以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企业从2006年起便入局康复机器人赛道,如今,致力于打通从医院到社区及居家的生态链,脑机接口、眼动追踪、虚拟现实、语言大模型等最新技术成为核心研发方向,引领企业逐步迈向“中国智能康复引领者”的前进目标。其正与国家康复辅具中心合作,为残障人士或肢体功能障碍人士在无障碍环境下的康复治疗做准备。

据介绍,广州一康医疗设备实业有限公司已成功与残特奥会广东省执委会签约。作为残特奥会康复辅具的赞助商,其正加紧开展康复机器人品类的合作方案,并针对运动员体能肌群训练制定整体解决方案,如开发等速产品、平衡训练方面的产品,以及加强对运动员肌肉的数据追踪,以便配合赛事医疗保障团队帮助运动员在运动损伤后快速得到治疗。5G医疗、物联技术等新科创未来将更好地应用于该公司的产品与方案,服务更广泛的人群。

在中国老龄产业协会老年用品委员会副主任、广东永爱医养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崔晶雪看来,康复辅具产业应用场景已经成为民间投资的重点领域,有资金和金融作为助推器,广东养老康复的供需匹配、产业技术的迭代升级会迎来更辽阔的机遇。其永爱医养作为提供“智慧养老新生活”一站式解决方案的专精特新企业,自2012年成立以来,已整合13大产品线,2000多款产品,为全国2000多个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康复医院以及大专院校养老和护理专业提供线上线下服务。

广东永爱医养产业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单位、广东省工业设计中心、连续多年的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单位,也是海康威视的智慧养老战略合作伙伴。其不仅为我国银发族持续带来智能胸卡、智能手表、适老化餐具、导览机器人、外骨骼智能机器人、独立式紧急呼叫器、便捷式恒温洗澡机等科技前沿的智能化养老产品,更自主开发有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系统,辅助养老行业进行相关的需求跟踪服务和数据信息管理。

当前,康复辅具产业发展在广东可谓大有可为。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统计,广东涉及老年用品相关29个细分行业,其中,老年医疗器械和康复辅具产品种类居全国前列,轮椅、助行器等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50%至60%,产品出口份额占全国同类型产品的70%。截至2023年底,广东具备医疗器械注册证18580个,排名全国第二;二类、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则共有2991家,排名全国第一。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先后发布《广东省保育康复(老幼病残)用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4-2025“产业助老粤造粤强”推动老年用品提质增效行动方案》。今年,“百团进百企康养广东行”也相继走入佛山、广州,促进当地康复辅具、老年用品企业和康养机构精准对接、协同发展。据悉,广东老年用品自给率较高,绝大多数养老机构选择采购使用广东生产的老年医疗器械和康复辅具、老年药品和老年智能化设备,占比分别为72%、67%、68%。

今年4月,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等21个单位印发的《关于支持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显示,在拓展应用场景、挖掘市场消费潜力方面,广东要重点推进符合条件的康复辅助器具产品在残疾人康复机构、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等应用场景的全覆盖,拓宽“康复辅助器具+”应用场景。广东还要制定广东省残疾人康复辅助器具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改造升级康复辅助器具科普馆,支持搭建“线上+线下”科技助残产品科普平台。

值得关注的是,广东也将持续推动全省产品纳入国家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打造医疗康复器械应用场景示范,支持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等在老年用品领域的应用,支持康复辅助器具企业联合医疗机构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打造医疗康复器械应用场景示范。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方面透露,其将推动智慧养老产品迭代更新,包括智能手机、手环(腕带)、体温监测类设备、血压监测类设备、社区自助体验设备、智能养老照护设备、陪伴机器人和可穿戴眼镜等产品。

科技向善,产业向实。广东企业实践生动诠释“科技助残”的真谛——唯有深入民生痛点,科技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无障碍”推广。记者了解到,广东支持企业加大适配性高品质产品供给,这其中包括:组织企业参加在全国第十二届残特奥会期间的康复辅助器具博览会,加大对助残助老设备的推广运用宣传,促进消费者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了解,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附加值高的产品大力出海等等举措。广东用政策和产业逐步铺就的“无障碍”通途,将科技创新的荣光延伸至每个需要搀扶的身体和心灵,为“老有所依,残有所助”带来更切实的温度。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