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方兴,宝安向新正当其时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吉莹
04-10 18:3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新的一年,宝安将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十新”抓落实

4月10日,宝安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宝安区区长王立德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过去一年,宝安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快速增长,荣获全国产业名区百强第二。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达1050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2471亿元、占全市20.5%,总量连续两年全市第一,扛起了全市工业大梁。

报告指出,宝安得“天时”之顾,拥“地利”之实,聚“人和”之气。向新之力已聚、向新之势已成、向新正当其时。

新的一年,宝安将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十新”抓落实,用好一切有利条件,把一系列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推进宝安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由内到外全面向新。预期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0%左右,实际工作争取更好结果。

宝安区供图

经济产业:向“新”而行,锻造湾区增长极

衡量一个地区工业经济规模的核心指标是规上工业总产值,它直接反映了该地区工业生产的总体水平。

2024年,深圳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54064.45亿元,全口径工业增加值12409.13亿元,继续位列全国“双第一”,稳居“全国工业第一城”。作为深圳的先进制造业大区、宝安区规上工业总产值也首次突破万亿,达10505亿元,创历史新高,表明宝安区工业经济规模大、增长势头强劲。

此外,宝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14.7亿元、占全市23.6%,总量连续三年全市第一。商品房销售面积17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2%,总量全市第一、增速全市第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14.76亿元、全市第二、创历史新高。招商成果丰硕,全年落地重点项目220个、意向投资额1400亿元,连续三年超千亿元,蝉联三届全市“招商优胜区”。

上述数据体现了宝安经济持续向好的发展趋势。此外,宝安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58%。全景相机、骨传导耳机等23个细分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微电机、LED超高清显示屏等36个细分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华润微电子、重投天科第三代半导体建成投产。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绿色供应链企业5家,全市最多。法雷奥全球“灯塔工厂”建成,欣旺达入选首批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宝安获中国新型PCB十大产业集聚区榜首。低空、空天、智能机器人企业数量全市第一,未来产业正加速聚集。

2025年,宝安将突出促消费扩投资,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聚焦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城,宝安将突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具有宝安特点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发展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着力打造“视半工备、海陆空网”八大支柱产业。

改革创新:破“壁”而生,勇闯深水区

前海优势赋能宝安,宝安作为支撑前海。过去一年,宝安认真落实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系统推进160条改革举措。

其中,前海宝安片区改革开放成效显著,华为云数据经纪人创新中心投入使用、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启动运营,腾讯“互联网+”未来科技城首期主体工程完工、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中心、深港智能制造共性技术平台正式启用。

同时,宝安以改革思维破解企业“难题”,如针对企业找订单、找资金、找空间难的问题,开展“我为企业找市场”专项行动,举办供需、融资等对接活动203场,撮合成交额约30亿元、促成融资金额约307.9亿元;“宝安产业空间超市”为145家企业精准匹配产业空间20.8万平方米。

在土地空间二次开发上,宝安全年整备土地310公顷,其中产业用地107公顷、居住潜力用地43公顷、民生设施用地88公顷、均为全市第一。建立集中连片区域统筹机制,首批推出集中连片区域10个、1212公顷,以战略级空间承载战略级项目。探索社区留用地开发机制,首次面向社会“双公开”推介社区留用地212公顷,推动与央地国企、优质民企等联合开发。

2025年,宝安将继续联动前海进一步深化改革,持续澎湃高质量发展动能。如,加强与前海规划衔接,宝安片区城市建设、市容管理、园林绿化、道路管养、城中村环境提升等标准要对标对表前海,逐步实现一个尺度、一套范式、一脉相承,把宝安片区打造成与前海浑然一体的美丽黄金海岸带、充满活力魅力的滨海新城。

民生福祉:以“人”为本,绘就幸福底色

过去一年,宝安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幸福底色愈加鲜明。教育方面,宝安新建学校(园)23所,新增公办学位4.63万座,全市最多;新增国家级教师2人、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8人,宝安中学(集团)等2家入选全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

改造老旧小区63个、全市最多。10个综合整治类城中村改造试点项目全面开工,51个城中村供用电整治全面完成。推动129个住宅单元加装电梯;建成绿道碧道健步道164公里,新改建公园10个,全区山海连城、“三道”贯城、河湖串城、公园入城,市民享受满满的绿色福利,幸福指数大幅提升;新建成道路168条共46公里,新建非机动车道136.5公里,新增便民停车泊位2.1万个,市民群众出行更舒心。新增公共文化设施4.8万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评价跻身全省三甲。396家体育场馆接入“i深圳”一键预约。

此外,宝安连续六年财政支出超七成投入民生领域,10项年度民生实事全部兑现,新增就业岗位12.8万个,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2万套,新增托位1.7万个,均全市第一。新增4个国家级、1个省级重点专科。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待,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幸福更可持续。

“让企业发展更加无忧、让市民健康更有‘医’靠、让群众出行更加顺畅、让儿童成长环境更加友好、让城中村更有家的温暖、让社会保障更有温度。”

宝安将深化与省人民医院等院校高水平合作办医,创建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5个,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多的优质医疗服务;持续开展儿童友好城区建设,新增托位1400个;大力倡导尊重、信任、包容的社会氛围,创建全民、全龄友好型社区,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搭建新就业群体多元友好场景……一项项民生福祉将稳步增进。

潮声浩荡处,皆是未来。相信在这片热土上,经济产业的硬实力、改革创新的锐气、民生福祉的温情将书写出宝安“向新而行”的新篇。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吉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