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宝安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宝安区区长王立德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过去一年,宝安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快速增长,荣获全国产业名区百强第二。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达1050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2471亿元、占全市20.5%,总量连续两年全市第一,扛起了全市工业大梁。
报告指出,宝安得“天时”之顾,拥“地利”之实,聚“人和”之气。向新之力已聚、向新之势已成、向新正当其时。
新的一年,宝安将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十新”抓落实,用好一切有利条件,把一系列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推进宝安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由内到外全面向新。预期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0%左右,实际工作争取更好结果。
宝安区供图
经济产业:向“新”而行,锻造湾区增长极
衡量一个地区工业经济规模的核心指标是规上工业总产值,它直接反映了该地区工业生产的总体水平。
2024年,深圳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54064.45亿元,全口径工业增加值12409.13亿元,继续位列全国“双第一”,稳居“全国工业第一城”。作为深圳的先进制造业大区、宝安区规上工业总产值也首次突破万亿,达10505亿元,创历史新高,表明宝安区工业经济规模大、增长势头强劲。
此外,宝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14.7亿元、占全市23.6%,总量连续三年全市第一。商品房销售面积17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2%,总量全市第一、增速全市第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14.76亿元、全市第二、创历史新高。招商成果丰硕,全年落地重点项目220个、意向投资额1400亿元,连续三年超千亿元,蝉联三届全市“招商优胜区”。
上述数据体现了宝安经济持续向好的发展趋势。此外,宝安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58%。全景相机、骨传导耳机等23个细分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微电机、LED超高清显示屏等36个细分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华润微电子、重投天科第三代半导体建成投产。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绿色供应链企业5家,全市最多。法雷奥全球“灯塔工厂”建成,欣旺达入选首批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宝安获中国新型PCB十大产业集聚区榜首。低空、空天、智能机器人企业数量全市第一,未来产业正加速聚集。
2025年,宝安将突出促消费扩投资,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聚焦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城,宝安将突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具有宝安特点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发展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着力打造“视半工备、海陆空网”八大支柱产业。
改革创新:破“壁”而生,勇闯深水区
前海优势赋能宝安,宝安作为支撑前海。过去一年,宝安认真落实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系统推进160条改革举措。
其中,前海宝安片区改革开放成效显著,华为云数据经纪人创新中心投入使用、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启动运营,腾讯“互联网+”未来科技城首期主体工程完工、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中心、深港智能制造共性技术平台正式启用。
同时,宝安以改革思维破解企业“难题”,如针对企业找订单、找资金、找空间难的问题,开展“我为企业找市场”专项行动,举办供需、融资等对接活动203场,撮合成交额约30亿元、促成融资金额约307.9亿元;“宝安产业空间超市”为145家企业精准匹配产业空间20.8万平方米。
在土地空间二次开发上,宝安全年整备土地310公顷,其中产业用地107公顷、居住潜力用地43公顷、民生设施用地88公顷、均为全市第一。建立集中连片区域统筹机制,首批推出集中连片区域10个、1212公顷,以战略级空间承载战略级项目。探索社区留用地开发机制,首次面向社会“双公开”推介社区留用地212公顷,推动与央地国企、优质民企等联合开发。
2025年,宝安将继续联动前海进一步深化改革,持续澎湃高质量发展动能。如,加强与前海规划衔接,宝安片区城市建设、市容管理、园林绿化、道路管养、城中村环境提升等标准要对标对表前海,逐步实现一个尺度、一套范式、一脉相承,把宝安片区打造成与前海浑然一体的美丽黄金海岸带、充满活力魅力的滨海新城。
民生福祉:以“人”为本,绘就幸福底色
过去一年,宝安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幸福底色愈加鲜明。教育方面,宝安新建学校(园)23所,新增公办学位4.63万座,全市最多;新增国家级教师2人、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8人,宝安中学(集团)等2家入选全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
改造老旧小区63个、全市最多。10个综合整治类城中村改造试点项目全面开工,51个城中村供用电整治全面完成。推动129个住宅单元加装电梯;建成绿道碧道健步道164公里,新改建公园10个,全区山海连城、“三道”贯城、河湖串城、公园入城,市民享受满满的绿色福利,幸福指数大幅提升;新建成道路168条共46公里,新建非机动车道136.5公里,新增便民停车泊位2.1万个,市民群众出行更舒心。新增公共文化设施4.8万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评价跻身全省三甲。396家体育场馆接入“i深圳”一键预约。
此外,宝安连续六年财政支出超七成投入民生领域,10项年度民生实事全部兑现,新增就业岗位12.8万个,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2万套,新增托位1.7万个,均全市第一。新增4个国家级、1个省级重点专科。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待,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幸福更可持续。
“让企业发展更加无忧、让市民健康更有‘医’靠、让群众出行更加顺畅、让儿童成长环境更加友好、让城中村更有家的温暖、让社会保障更有温度。”
宝安将深化与省人民医院等院校高水平合作办医,创建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5个,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多的优质医疗服务;持续开展儿童友好城区建设,新增托位1400个;大力倡导尊重、信任、包容的社会氛围,创建全民、全龄友好型社区,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搭建新就业群体多元友好场景……一项项民生福祉将稳步增进。
潮声浩荡处,皆是未来。相信在这片热土上,经济产业的硬实力、改革创新的锐气、民生福祉的温情将书写出宝安“向新而行”的新篇。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