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探星河,暗夜寻虫迹!深圳这所学校把期末考核放在了山海间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铭
07-07 21:3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门前背着校包的孩子们踮脚张望,脸上满是喜悦和期待。学校全科班今年的期末测评,将“考场”从教室延伸至深圳天文台和西涌暗夜社区。400余名师生及家长志愿者共同参与了“星野虫踪奇妙夜”这一特别活动,通过实地观测、团队闯关和项目式探究,完成了一场集天文科普、自然探索与学科素养于一体的综合性评价。

把课堂设在天文台,将知识融于山海间

“原来太阳上还有这么多秘密!”“望远镜好神奇,感觉能看到宇宙的另一边!” 秉持着“以直观体验激发科学好奇”的设计理念,此次活动将专业的天文知识融入实地探索中。孩子们透过望远镜观察太阳黑子时,眼睛里闪烁着惊奇的光芒。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基础的天文知识和观星技巧,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探索宇宙的种子。

在西涌力高天文主题营地,一场别出心裁的游园考核热闹开场。各年级学生错峰开展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在充满趣味的跨学科关卡中展开知识大比拼。考核内容巧妙融合人文语言、数理科学、主题课程、博物馆课程等多学科知识,结合不同学段特点,创设出一个个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语文的创意互动鼓励孩子们生动表达;数学的实际问题解决,让他们在计算与推理中攻克难关;英语的趣味问答,则激发着孩子们交际互动的热情。

学校精心设置的“星野食光”环节备受学生欢迎。牛柳螺旋意面、扬州炒饭、虾仁蒸滑蛋等丰富美食摆满自助餐台,孩子们按需自主排队取餐,随后有序地回到长桌,共同享受着舌尖上的美味。用餐过程中,幕布上播放的《微小世界》昆虫纪录片更将晚餐变成生态课堂,将他们带入微观生物的奇妙世界。

望远镜中觅星辰,萤光谷里种心灯

夜幕降临,各年级学生分批在天文专家的带领下,开启了寻觅星辰的奇妙之旅。孩子们有序围在天文望远镜旁,专家耐心地调试设备,讲解观测要点,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深邃的夜空。

当望远镜对准月亮和火星,孩子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哇!月亮上的环形山好像一个个小陨石坑,太壮观了!”“原来火星离我们这么远,却又这么清晰!”孩子们在专家指导下,尝试用手机在目镜后拍摄月亮,记录下这震撼的画面。家长们同样被这浩瀚宇宙所震撼,“平时孩子只能从书本、电视上了解天文知识,这次能亲眼观测天体,对他来说是一次难忘的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中,31名三年级的小学长化身 “科普小老师”,带领各年级小队深入萤光谷,轻声传授精心准备的萤火虫知识:“萤火虫是大自然的小精灵,它们发光是为了求偶哦!而且它们对环境要求很高,只有生态好的地方才能看到它们。”孩子们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跟在小专家身后并轻声交流。这些三年级的小学长此刻化身成了知识传递的小专家。

离谷时,孩子们都自觉关闭光源。孩子们近距离观察到萤火虫的生活习性,感受到了生命的灵动与美好,也在心中种下了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的种子。

创新考核促素养提升,家校共育铺就成才路

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全科组精心策划组织,全科家长全力支持协助,为学生打造了一次多彩梦幻的研学之旅,践行了“做中学、探中思”的教育理念。对于这场别开生面的期末考核,学生、家长和老师三方都给出了高度评价。

“这场期末考核,考的是知识,验的是能力,育的是心灵。”活动结束后,家长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感受。“从教育改革的角度来看,学校小学部一直致力于跨学科主题学习和实践教学的探索。这次活动正是这一教育理念的体现,通过将语文、科学、艺术等学科知识融入到自然探索和天文观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此外,营地周边还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探索环境。”

一张考卷量不出生命的厚度,但一次夜观可能点亮整片星图。当教育从教室走向无垠的暗夜社区,当考核从分数转向素养的共生,孩子们在返程大巴上的酣睡模样,或许就是对“真教育”最本真的礼赞。

(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供图)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窦延文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铭)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