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福中福社康中心港式家庭医生工作室,我给居民张伯看诊后,再给他调整了高血压用药处方,张伯握着我的手跟我说:“谢谢你,张医生,把我的血压管好了。”
张伯这一句朴实的话,又将我的思绪拉回到30多年前,我想起了耐心又有责任的乡村医生。我小时候非常怕打针,每次生病了都忐忑地走到乡村诊所,当时那个医生很有办法,耐心地鼓励我吃药打针,把我的病治好,我很感激他。我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崇拜之情,高考填志愿时,我选择报考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2003年大学毕业后,我来到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原西乡人民医院)工作,先后在心电图、B超室、五官科住院部、综合内科住院部、急诊内科工作。
我轮转过很多个科室,对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有一次,我跟一个同事聊天时,他开玩笑地跟我说:“你很适合做一个全科医生。”
2008年6月,我从宝安区中心医院院本部调动到医院下属福中福社康中心,做起了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全科医生。我既在社康中心为居民看诊,又会敲开居民家门上门服务,一次又一次的用心诊疗,赢得居民的信任。
扎根基层一线17年,我见证并参与宝安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家庭医生服务内容也不断丰富,我们宝安区中心医院于2019年起在全市率先试行“两融合一协同”管理新模式,即医院和社康深度融合、医疗和预防融合、全科和专科协同,包括内分泌科、心内科在内的多学科全专协同闭环管理,也让我们跟居民的关系更紧密了。
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居民李叔是糖尿病患者,他是“两融合一协同”管理模式的受益者。在诊疗中,我发现他血糖总是波动,我问他一顿吃多少主食,他说就吃一碗面,那为什么血糖控制不好呢?在一次全科生+专科医生一起上门探访时,专科医生让他把平时吃面的碗拿给我们看,我们一看就傻眼了,那是一个大碗,碳水大大超量,所以血糖一直控制不好,我们对他进行针对性指导后,他的血糖维持在相对理想状态。可以说,全科医生+专科医生一起上门,为慢病患者开出最佳“药方”。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医疗也在不断变革。最开始,我们用最传统的面对面、短信电话跟居民联系,到后面用微信群,医院搭建的智慧双向转诊平台、远程诊断中心、慢病管理中心等全专协同平台,大大提升了社区高血压、糖尿病的精细化管理,患者对家庭医生团队的依从和信任发生了质的改变。此外,深圳本地居民、港澳居民及外籍人士可在家门口社康享受港式家庭医生服务,2024年,我通过香港大湾区联合医务集团的金牌家庭医生培训课程,获得“金牌家庭医生”认证。今年,我获得深圳市五星级家庭医生荣誉。
来深圳22年,我已经把深圳当做我的第一故乡,身上的白大褂肩负着守护居民健康的责任,我也将持续提高服务水平,用高质量的家医签约服务为“健康宝安”建设贡献力量。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徐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