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徐美/文 何龙/图
07-01 07:5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6月中旬,一场特别的“大课堂”在前海举办,来自前海的党员干部、深港青年、企业代表化身“宣讲员”,讲述着新时代改革开放下的前海生动案例,这是前海党工委打造的前海改革开放创新大课堂,累计覆盖党员干部群众、港澳青年超5500人次。

前海石公园,以标志性的“前海石”巨型黄蜡石闻名,象征着“改革开放再出发”。

当前,前海党工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丰富学习形式,拓宽查摆渠道,落实开门教育,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研讨、实地教学等方式,分层分类覆盖前海党员干部近两万人次。聚焦整改落实,深入基层,查摆具体问题275个,其中立行立改问题225个,有力推动前海开发开放提质提效。

近期,中办、国办《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发布,深圳综改试点迎来“2.0时代”,前海作为“特区中的特区”,再次扛起“探路者”“领头羊”重任,紧扣改革开放创新“主责”、现代服务业“主业”、深港合作“主线”,全力争取改革措施在前海先行先试、率先落地,提出打造国际服务圈、创新圈、生活圈,以及朋友圈等“四个圈”,切实提升前海的香港味、国际范、滨海风、现代化和未来感,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改革开放创新“主责”更强,夯实全面深化改革引领型党建

潮起前海,旗帜领航。《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赋予前海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高地”四大战略定位,站在新起点,面对新使命,前海改革开放创新“主责”更强,进一步夯实全面深化改革引领型党建。

目前,《前海方案》72项任务69项已落地生效。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形成的48项经验举措中,有17项在前海率先落地实施。

作为改革的排头兵、落实的先行者,前海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深入查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组织专题学习、警示教育、自查自纠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锤炼出“严真细实快”的过硬作风,在改革发展主战场、服务群众最前沿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激活区域发展的澎湃动能。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前海将党建工作与民生服务紧密结合。随着深圳入夏,在前海微众银行、招联大厦园区,一条满载党建温度的“点对点”定制专线巴士悄然开通。该园区作为前海重要人才集聚地,日均通勤人员超5000人次,数家企业反映从办公楼到前海湾地铁站步行较远。前海党工委迅速响应,成立党员攻坚专班,协调交通部门、公交企业,推动C37路微循环公交专线落地运营。党员干部们加班加点对接线路规划、车辆调配等工作,用最短时间解决了群众通勤“最后一公里”难题。

查细处,改实处,一件件民生实事在党建引领下落地生根。今年4月,前海深港基金小镇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党员突击队,针对园区北门龙海家园天桥围栏老旧问题,开展拆除换新工程。党员们带头排查园区天花板等安全隐患,日夜奋战,确保工程高效完成,守护群众安全。前海梦工场作为港人港企集聚地,不少港企反映融资信息不畅通,前海产发集团党委联合香港青年协会,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快速开通“333香港青年湾区热线”。党员志愿者们主动学习金融政策,对接4家银行,为园区企业提供多元化债权服务,架起深港金融服务“连心桥”,切实增强了企业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搭平台,优服务。作为深圳企业海外综合服务平台,前海出海e站通紧扣企业出海的痛点、难点,创新推出“党支部书记领题、党员破题”机制。党支部书记牵头梳理企业出海的棘手问题,形成详细问题清单,党员们主动认领任务,组成专项攻坚小组,定期开展督导会议,对清单上的问题逐一击破,以高质量党建畅通企业出海之路。今年6月,前海出海e站通组织25家重点企业赴澳门参加第16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暨展览,达成11项合作意向,涉及金额超2亿元,覆盖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以及拉丁美洲等地区的12个国家。目前,前海出海e站通与32个国家、37个境外园区展开合作。

6月22日,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运行,这背后离不开前海党员干部们的努力。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全国首批试点银行在前海全面落地,试点首日便实现跨境汇款交易318笔,双向跨境汇款规模达62.8万元,平均单笔金额2000元。

深港合作“主线”更明,探索高度开放融合型党建

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是前海始终不变的初心与使命。前海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以深港融合发展为核心,扎实推动深港两地“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帮助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让前海日益成为深港合作的“第一站”和“首选地”。

“左手港研,右手深产”,在深港互联互通不断深化下,这样的模式正在前海照进现实。6月底,采用“香港研发+深圳转化”独特发展模式创立的创冷科技,宣布启用在前海的办公新空间。企业CEO兼联合创始人朱毅豪表示,前海新址的启用,是创冷科技深化“香港研发+深圳转化”模式的新起点。立足前海,依托深港协同,企业将持续深耕无电制冷技术,把绿色降温解决方案推向全球更广阔的高温地区与多元应用场景。

作为探索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载体,在党建赋能企业发展方面,如何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驱动创新的核心动能?在思想引领层面,怎样构建包容开放的文化生态,吸引港澳青年与国际人士更好融入前海、共谋发展?作为国际规则、深港机制衔接的“转换插头”,如何赋能党员干部在规则对接中主动作为?面对高水平对外开放环境下党的建设新情况、新问题,前海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解决路径。

针对港澳企业,前海进一步优化涉外涉港澳案件诉讼规则,开展聘任中国籍香港、澳门法律专业人士担任合作区法院法官试点,探索简化司法机关涉外涉港澳交流审批程序,扩大域外法适用范围,为港澳企业营造更优法治环境。面向港澳青年,前海引进香港大学青年科创学院、香港理工大学前沿技术创新中心、香港中文大学新质产业中心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深港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开启模式重塑,创新推出面向港青港企的“1元入驻孵化、5亿组建基金、1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等“1510”发展模式,吸引港资品牌詠藜園、愈欣书店、永年士多等入驻,打造充满港风港韵的“类港环境”,积极服务香港青年创新创业。

如今,党建引领下的前海,深港融合成果丰硕。在前海法院,港籍陪审员随机参与案件审理;在前海梦工场,港籍高管团队通过选聘入职;在前海管理局,港澳联络专家参与前海治理。通过聘任港澳和外籍人士担任前海法定机构职务,前海吸引了一批年轻有为的深港人才,为区域发展贡献“青年力量”。目前,前海已吸引港企超过9000家,港人超过1万名,每年实际使用外资占到全深圳市近一半,“到前海去”——成为越来越多港人港企不约而同的选择。

现代服务业“主业”更优,树立先行示范开拓型党建

立足前海创新热土,党建正以全新姿态赋能产业发展。近年来,前海创新组织建设与服务模式,切实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整改成效转化为推进前海改革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探索出一条党建与产业同频共振、互促共赢的新路径。

产业链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党组织就要建在哪里。前海党工委采取派员帮建、区域联建、楼宇共建等方式,先后推动23家港资企业单独组建党支部,74家港资、外资企业实现组织覆盖,对不满足组织覆盖条件的港资、外资企业做到100%工作覆盖。

今年3月,港资科技企业深圳品图视觉科技有限公司“归巢”前海,在前海梦工场北区落子超千平方米办公空间。这背后,是前海党工委为港资企业量身定制的“红色服务链”发挥关键作用:党建指导员主动上门对接,精准梳理企业需求清单;多部门成立专项服务小组,针对企业回归面临的场地选址、政策申报等难题,开启专门服务通道;通过“党建+政策宣讲”活动,将前海最新惠企政策精准推送给企业。

“2018年我们入驻梦工场中区,后因规模扩张迁至别处。在前海党工委的贴心服务和党建引领下,这里的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与产业生态全面升级,特别是党员干部们用实际行动为企业排忧解难,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我们决定乘势回归,依托前海开拓海外市场。”品图视觉科技COO刘巍表示。

品图视觉科技的回归,更成为前海党建引领下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红色磁场”效应不断增强的生动注脚。

以党建引领“新动能”,激活发展“强引擎”。前海党员干部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化身企业发展的“护航员”与“服务员”。通过流程再造,将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时限压缩79%;创新推出“AI+产业资金审批”模式,实现申报材料精简70%、资金拨付效率提升90%;对标世界银行Be-Ready营商环境新体系,围绕59个核心评价点精准施策,构建开放包容的市场准入体系。一系列“硬核”举措让企业获得感节节攀升,如今,前海产业集聚区已累计吸引260余家企业扎根,近60家“归巢”企业在此重燃发展新引擎。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前海联动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等高端资源,打造“1+N”海外培训基地矩阵,推动干部队伍接轨国际规则;深化与香港特区政府部门人员交流,累计互派9名干部交流协作。凭借全方位的人才引育体系,前海集聚人才总量66万人,其中现代服务业人才50万人,产业科技人才16万人,为前海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党建引征程,发展攀高峰。面向未来,前海党工委将持续深化拓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在“学”上持续聚力、在“查”上精准发力、在“改”上动真碰硬、在“干”上协同共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再上新台阶,以新担当新作为不断推动前海“向前,向海,向未来”。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李斌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徐美/文 何龙/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