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新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思玮
06-25 07:3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鹏发展,要求突出旅游和海洋,对标“全国最好、世界一流”,加快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

近日,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刘广阳在接受深圳特区报采访时表示,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饱含了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对深圳一以贯之的关心关怀和厚望嘱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鹏发展,要求突出旅游和海洋,对标“全国最好、世界一流”,加快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大鹏新区把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入学习领会全市贯彻落实《意见》工作大会精神,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赋予大鹏的使命任务,坚持以改革的理念改革的精神开展工作,增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主动性、积极性,突出改革重点、注重改革实效,不断深化旅游、海洋等重点领域改革,以改革攻坚的具体成效推动大鹏新区在更高起点上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标杆,为深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作出大鹏更大贡献。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打造深圳大鹏半岛国际旅游度假区

深圳特区报:《意见》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大鹏被市委、市政府赋予加快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的使命任务,请您谈谈,大鹏新区如何以改革开放具体举措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刘广阳:全市贯彻落实《意见》工作大会强调,要使服务贸易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旅行服务是服务贸易的重要领域,也是目前我国增长最快的服务贸易领域。近年来,大鹏聚焦全市打造“出国旅游替代”首选地和入境旅游第一站目标定位,统筹国内与国际,实施大鹏旅游高质量发展“奋进年”“突破年”行动,出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促进旅游业消费“25条”措施、旅游住宿业扶持等政策,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大鹏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我们积极抢抓《意见》提出“研究增加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指定出入境口岸和靠泊点”机遇,积极争取金沙湾-月亮湾、龙岐湾-杨梅坑、坝光海湾等水域纳入粤港澳游艇自由行范围,成功推动优化调整大鹏湾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加快推进南澳码头(口岸)建设。我们创新旅游产品高质量供给体系,加强与国际高端酒店品牌合作,引进中旅开元森泊龙岐湾度假酒店、大湾区首个地中海俱乐部、德国途易、洲际英迪格等高端酒店项目。我们创新探索专项债赋能推动“社区+景区”融合发展,联合“亚洲剧场导演之翘楚”赖声川打造鹏城华人戏剧艺术中心,整合周边文化、山海、研学等资源,对标成都宽窄巷子、武汉户部巷等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推进大鹏所城文化旅游区建设。我们抓住入境游新政策等重大机遇,用好西涌国际暗夜社区、南澳国际慢城、中国杯帆船赛等国际文旅新IP,丰富入境旅游产品,加强与全球知名旅行社、OTA平台等合作,创新推动招商维京游轮游客“岸上游”,开通深港跨境旅游观光巴士,全年入境游客量突破百万。

接下来,大鹏将继续聚焦建设全球尤其全中国最好的滨海观光和休闲度假目的地,创新重大文旅项目用地保障机制、财政金融支持机制、国企参与机制、文旅人才评定机制,强化“旅游+”“+旅游”意识,发挥东部国际旅游度假区引领作用,全力实施环龙岐湾片区平方公里级集中连片区域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提速乐高乐园、金沙湾国际乐园、大鹏所城文化旅游区等标志性景点景区建设和A级景区创建,加快推动第二引擎主题乐园、地标型度假酒店群、新大高端旅游度假综合体、野生动物园等落地,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学”一体发展的全域文旅版图,打造深圳大鹏半岛国际旅游度假区,将其打造为深圳旅游全新IP,提升旅行服务国际竞争力,在全市打造“出国旅游替代”首选地和入境旅游第一站中作基地、作平台、作通道、作枢纽。

●完善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探索高质量向海发展新路径

深圳特区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大鹏作为深圳的海洋大区,如何结合《意见》内容探索高质量向海发展新路径?

刘广阳:大鹏聚焦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重大任务,创新机制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在完善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方面,我们坚持产中有学有研、学和研中有产,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涉海产业政策制定和涉海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建设,推进深圳海洋大学、海洋博物馆、深海科考中心“三海”项目一体化建设,深圳海洋大学筹备办获批设立,近期生活区将完工、科教区将主体封顶,海洋博物馆获立项赋码,深海科考中心加快推进,南科大海洋高等研究院落户;建设海洋产业园,引入新能源电船文旅项目、LNG-RAS三文鱼产业园、水下机器人等项目。在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方面,我们大力建设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立陆海统筹、信息共享、联合监管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入海排口水质100%达标,近岸海域水质达到一类标准,大鹏湾、大亚湾先后获评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实现大鹏半岛全域美丽海湾,大鹏湾作为全省唯一案例入选《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

接下来,大鹏将持续探索高质量向海发展体制机制,优化“三海”项目统筹调度建设机制,探索推动深圳海洋大学和海洋领域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争取海洋综合试验场、极地大洋保障基地等平台落户,加快建设南方海洋科学城坝光核心区。着眼国家战略需求,谋划布局深海采矿、海洋航天等未来产业。加快探索海洋管理机制,加强海域执法协同监管,规范海上休闲活动管理,加快探索广东大亚湾水产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大鹏半岛市级自然保护区非核心区域合理有效利用模式,划定适当区域开展生态教育、自然体验、生态旅游等活动。同时,持续用好用足“两山”实践创新支持政策,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保持大鹏半岛环境全要素一流标准,打造美丽海湾示范区。

●创新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深圳特区报:《意见》中明确提出“创新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大鹏如何结合自身优势,突出重点,在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上发力?

刘广阳:全市贯彻落实《意见》工作大会强调,要依靠不断的改革创新,来形成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抢抓《意见》提出“完善低空飞行监管规则”契机,出台低空经济三年行动方案及专项扶持政策,大力推动“低空+旅游”“低空+海洋”产业协同发展,建立低空经济产业园,落地“应急管理大学(筹)”南方基地,围绕旅游观光、城市治理、应急救援等领域打造一批示范应用场景,开通“空中看大鹏”低空航线。中国一汽飞行汽车总部落户大鹏,计划投资超50亿元。我们切实发挥政府促进、引领、推动、服务的作用,加快推进农业基因组学研究中心、深圳国际农业食品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特别是,我们大力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基因组所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创新央地协同模式,探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多元化投入和开放共享机制,生物制造大科学设施与中试平台从项目提出到获得专项债支持仅用时2个多月,推动抗癌紫杉醇生物合成这一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重要科技成果在大鹏就地转化。

接下来,大鹏将进一步健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具有大鹏特点和大鹏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善低空经济产业配套,拓展应用场景、鼓励技术创新,吸引更多企业落户,助力深圳建设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打造低空经济中心。充分发挥国家基因库、中国农业科学院基因组所等科研机构牵引作用,支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引导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完善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管理机制,探索“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多元主体协同创新模式,加快大鹏湾实验室建设,推动坝光等片区纳入深圳高新区范围。创新打造医疗旅游先行示范区,抓住深圳纳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契机,支持市二医院大鹏医院建设高水平康复医学中心,加强与香港高端医疗康养机构以及澳门大型旅游企业合作,打造国际化医疗旅游品牌。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刘彦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思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