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的科创生态下,一家年轻企业用不到十年时间,让全球消费者为“中国相机”排起数百米长队。
近日,央视《新闻联播》“活力中国调研行”将镜头对准前不久在海外引发抢购热潮的中国智能影像品牌影石Insta360(下称“影石”)。美国卖场外,消费者罕见地排起长队,只为购得一台能拍摄360度全景影像、实现“自拍杆隐形”的“深圳造”相机。百米等候队伍,成为“深圳智造”叩开世界市场大门的有力回响。
《新闻联播》截图
现象级抢购背后:
“深圳智造”以800余项专利构筑技术护城河
在纽约中央车站,凌晨3点的寒风中已排起数百米长队。这一幕发生在今年4月22日,让数百名消费者翘首以盼的,是影石新品8K全景相机X5。这场原定于上午9点开始的活动,因粉丝热情远超预期,成为社交媒体热议的“现象级抢购”。随后,“纽约市民凌晨排两条街长队买中国相机”等关联话题持续霸榜微博热搜。
相似的热潮迅速席卷全球。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等地,同样的场景同步上演。央视镜头下,一位外国消费者展示的“拍摄神器”,正是来自影石的这款全景相机。“中国是技术的仓库,这就是我来这里的原因。”他说道。
如今,“深圳制造”的全景相机等消费级智能数码产品,已成为国际采购商眼中的“明星产品”,远销至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据全球约七成市场份额。
这款征服全球用户的“小相机”有何过人之处?
将全景相机凌空一甩,自拍杆瞬间延展至3米,镜头轻盈跃升,360度全景视野无遮无拦,周遭环境尽收眼底。而胸前佩戴的拇指相机,则可记录下第一视角的沉浸世界。这仅仅是影石产品功能的冰山一角,凭借900余项专利、研发人员占比过半,以及近三年累计近10亿元的研发投入,影石构筑了深厚的技术根基。
影石深圳总部展厅展示的部分专利。读特新闻记者 葛墨含 摄
技术门槛被消融于极致人性化的设计之中。在影石相机的镜头下,骑行、滑雪、冲浪、跳伞等高速运动的澎湃瞬间,皆能凝结为身临其境的影像景观。强大的技术“护城河”,更为其赢得了国际舞台的认可。
今年6月,在谷歌(Google)携手凯度(Kantar)发布的2025年度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榜单中,影石跃居第24位,较去年提升3位。这已是影石自2023年起,连续三年入选该榜单。
滑雪爱好者使用影石创新的全景运动相机自拍。用户供图
“创意不隔夜”!
深圳创新生态如何孕育科创奇迹
影石崛起的背后,是深圳这片沃土独有的创新生态在强力支撑。在被誉为“中国电子第一街”的华强北,方寸之间的一米柜台,早已蜕变为智能硬件的创新引擎。
从业20余年的华强北店主陈玉伟,亲历了这场深刻的转型。他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中表示,如今每天接洽的订单,大半都涌向人工智能相关的前沿硬件。如果自己没有货,就会介绍其他一米柜。
一米柜串联一米柜,链式反应之下,是产业链条持续裂变与延伸的生动写照。陈玉伟表示,眼下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客户的设计图纸还没来得及画出,产品小样就已出炉。
这种“想法不过夜”的效率,正是深圳创新生态的生动注脚。数万家工厂通过密集的产业链网络紧密协同,让创意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转化为产品。
图为深圳华强北
今年2月,深圳在“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其创新雄心:将城市作为新质生产力和创新的策源地、孵化器,全方位深层次建设创新之城。
此外,深圳还在今年新设立了首期40亿元产业基金、100亿元左右的人才创新创业基金,帮助创业者攻关核心算法,实现AI与硬件深度融合。如今,深圳已构建起贯通技术孵化、产品落地到市场开拓的完整创新生态闭环。生机勃发的“创新雨林”中,下一个科技奇迹正蓄势待发。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