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林业局日前发布关于2025年广东省省级重要湿地发布名录(第一批)的通告,新增34处省级重要湿地,其中5处位于深圳。
此次深圳新增的省级重要湿地包括:广东深圳沙井红树林省重要湿地、广东深圳西湾红树林省重要湿地、广东深圳大铲湾红树林省重要湿地、广东深圳葵涌红树林省重要湿地、广东南山深圳湾红树林省重要湿地。湿地类型均为红树林地,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
此外,在广东省重要湿地名录中,深圳还拥有广东深圳福田红树林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重要湿地,广东深圳华侨城省重要湿地。
广东深圳葵涌红树林省重要湿地。图源:坝光自然学校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之源,是净化水质的地球之肾,是防灾减灾的海岸卫士,是最高效的碳储库,是最丰富的物种基因库,也是最受欢迎的都市乐园。
深圳位于南海之滨,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水文条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资源,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的重要中转站和越冬地,对城市环境品质也具有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根据深圳市2021年开展的湿地资源调查,全市湿地总面积34788.43公顷,湿地率为15.67%,湿地资源共有4类20型。其中红树林面积296.18公顷,主要分布在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田红树林湿地公园、海上田园、西湾、东涌等地。湿地内的植物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其中维管植物123科 323 属 480 种,约占全市维管植物总数的23%,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2 种;水鸟和依赖湿地环境的鸟类共 12 目 22 科 156 种,鱼类 14 目 58 科 157 种、两栖类 2 目 8 科 20 种、爬行类 2 目 15 科 35 种、哺乳类 7 目15 科 33 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15 种, 国家二级重点 保护动物 31 种。近几年,深圳启动和持续开展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12 个,修复面积达 43.33 公顷 。已建湿地类型的自然保 护地 14 个,挂牌建设其他湿地公园 10 个,划定饮用水水源 保护区 26 个,还有部分湿地纳入了森林公园、地质公园、 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体系,湿地保护率45%。
为进一步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海洋发展局编制的《深圳市湿地保护规划(2025-2035年)》已于2025年4月印发实施,围绕“全球滨海湿地治理典范践行者、全球红树林命运共同体构建者、全球湿地与城市共生共荣引领者”,提出到2035年打造国际一流的滨海湿地城市,为全球湿地保护修复和合理且可持续利用贡献“中国经验”“深圳方案”。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刘彦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