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家长拿着呼吸道病原快检结果或者痰培养结果焦急问诊:“孩子怎么又得流感了?”
定睛一看——原来是“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首先请家长们放心
此“流感”非“彼流感”
流感嗜血杆菌不是 “流感”
先别被“流感”俩字给迷惑了,它和流感病毒没啥关系,就是一种细菌,学名叫流感嗜血杆菌(H. influenzae),是一种细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人类上呼吸道常见的定植菌之一。
图源:网络
多数情况下,它和咱们可以和平共处,但要是它 “闹脾气”,也可能带来麻烦。
为什么它会由定植菌变为致病菌?
1️⃣病毒感染削弱呼吸道防御能力
像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这类病毒感染,会直接损伤呼吸道黏膜,导致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这么一来,定植菌就更容易突破黏膜屏障,侵入组织引发感染。
2️⃣免疫系统被牵制
病毒感染会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细胞都集中精力去对抗病毒了,那对细菌的监视和清除能力就相对变弱了,流感嗜血杆菌就可能趁机繁殖起来,引发感染。
3️⃣呼吸道微环境改变
病毒感染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黏液层变厚,纤毛运动功能受损。这些变化导致呼吸道内的细菌清除能力下降,给流感嗜血杆菌的定植和繁殖提供有利条件。
4️⃣病毒与细菌的协同作用
一些研究发现,流感嗜血杆菌和病毒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病毒能增强细菌对呼吸道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而细菌感染又会进一步加重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
图源:图虫创意
如何区分“定植”和“感染”?
虽然区分流感嗜血杆菌是定植还是感染时存在一定难度,但综合临床症状、病原菌数量和分布、咽拭子标本是否合格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多方面信息,通常可以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01.临床症状
感染:如果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头痛、呕吐、耳痛、鼻窦疼痛等明显症状,尤其是症状持续加重,很可能是感染。
定植:定植通常没有症状,或者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不适,且症状不会持续加重。
02.实验室检查
感染:除了病原菌检测阳性外,还可能伴有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CRP)升高、降钙素原(PCT)升高等炎症指标异常。
定植:实验室检查通常无明显异常,炎症指标正常。
若真感染了,会有哪些症状?
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是致病性最强的血清型,曾经是儿童细菌性脑膜炎和败血症的主要病原体。
近年来,随着Hib疫苗的广泛使用,Hib引起的败血症发病率显著下降。
然而,非b型流感嗜血杆菌(NTHi)的感染率有所上升,尤其是在新生儿和早产儿中,可以引起新生儿败血症,在早产儿中,其致死率尤其高,达90%[1]!
婴幼儿感染流感嗜血杆菌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因感染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
●呼吸系统感染
✔️ 肺炎:发热、寒战、咳嗽(可能伴有脓性痰)、呼吸急促、发绀、胸痛、头痛、全身乏力。
✔️会厌炎:咽痛、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喘鸣、吞咽困难,病情进展迅速,可能导致呼吸道完全阻塞。
✔️中耳炎:耳痛、哭闹不安、抓耳、发热、睡眠不佳。
✔️鼻窦炎:鼻塞、流脓涕、面部疼痛或肿胀、头痛。
●侵袭性感染
✔️败血症:发热或体温不升、寒战、呼吸急促、心率加快、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皮肤出现瘀点或瘀斑。
✔️脑膜炎:发热、头痛、呕吐、烦躁不安、嗜睡或昏迷、颈部强直、抽搐,婴儿可能表现为前囟饱满、拒食、易激惹。
✔️蜂窝织炎:局部皮肤红肿、热、痛,肿胀迅速扩散,可能伴有发热、不适。
✔️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患儿可能拒绝活动受影响的关节。
如果婴幼儿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发热、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应及时就医。
感染之后怎么办?怎样做好预防?
针对不同感染类型,遵医嘱进行治疗即可[2]:
●脑膜炎:
常用抗生素包括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氨苄西林-舒巴坦、氟喹诺酮类和阿奇霉素。治疗通常需要通过静脉给药,疗程为1周。皮质类固醇(如地塞米松)是重要的辅助治疗,可减少脑水肿和并发症。
●会厌炎:
治疗包括氧疗、雾化肾上腺素、重复静脉注射皮质类固醇,以及确保气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常用抗生素为头孢曲松,静脉给药直至临床改善后改为口服。
●肺炎:
常用口服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高剂量)、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对于耐药菌株,可选择氟喹诺酮类。
●中耳炎和鼻窦炎:
首选阿莫西林(高剂量),次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治疗疗程通常为7-10天。
●败血症:
常用抗生素包括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舒巴坦治疗,通常需要静脉给药,疗程为5-14天。其次是一些退热、补液、雾化、止咳、化痰等对症支持治疗。
平时如何做好预防?
三重防护盾守护孩子健康
✅疫苗接种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Hib疫苗能有效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保持卫生,勤洗手,少去人多的地方,家里多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保证孩子营养均衡,多运动,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
儿童健康无小事
做好预防
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让我们为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Roy Chowdhury S, Bharadwaj S, Chandran S. Fatal, Fulminant and Invasive Non-Typeable Haemophilus influenzae Infection in a Preterm Infant: A Re-Emerging Cause of Neonatal Sepsis. Trop Med Infect Dis. 2020. 5(1): 30.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 中国儿童感染性疾病病原学及细菌耐药监测协作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诊断及治疗专家建议. 中华儿科杂志. 2019. 57(09): 663-668.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