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交所主席利奥·梅拉梅德:全球金融环境比十年前安全

读特记者 范京蓉 文/图
2017-11-29 23:05
摘要

梅拉梅德:是的,中国的期货市场已经走到了必须扩大对外开放、不能孤立起来只在国内发展的阶段。

梅拉梅德与南华期货总经理罗旭峰探讨期货业发展。

11月29日,在第13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召开前期,世界金融期货之父、中国证监会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利奥·梅拉梅德应南华期货的邀请前来深圳,与南华期货总经理罗旭峰就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开展深度探讨,并在会谈后接受了读特记者的专访。

梅拉梅德出生于1932年,是一位具有传奇性人生经历的金融业大咖。他出生于波兰,为了逃避纳粹与家人逃生到美国,后来成为法学博士、律师、期货交易员,最后成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主席,是金融期货的创始人,领导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上市并见证了美国期货业的发展壮大,现在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终身荣誉主席。梅拉梅德自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展了与中国同行的合作交流,频繁访问国内主要金融中心城市。

利奥·梅拉梅德对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充满信心。他表示,中国期货市场至今为止表现非常出色,下一步需要做的正是加强不同市场之间的联动性。后期将在上海能源交易中心上线的原油期货便是加强联动性的关键,该品种将首次面向国际投资者,对提高原油期货市场流动性至关重要,对原油价格的发现也起到很好的作用。

“提高参与度,提高流动性,促进价格发现功能,这正是期货市场走向国际化后,对服务实体经济发挥更大作用的体现”,利奥·梅拉梅德在与罗旭峰探讨关于国际开放和实体经济服务的话题时表示。

针对中国股指期货开放,利奥·梅拉梅德表示,股指期货对整个中国市场发展十分有益,凭借股指期货良好的价格发现机制,能够保障相关企业的市场风险管理有效执行。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快速发展,相信未来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对话读特】

梅拉梅德与南华期货总经理罗旭峰探讨期货业发展。

读特记者:即将到来的2018年将是金融危机爆发十周年,今年中国提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金融业,而美国总统川普之前表示将修订多德-弗兰克法案,这些举动是不是表示各国政府正趋于放松对金融业的监管?

梅拉梅德:金融危机的爆发主要是银行业发生了问题,而过去十年,银行加速了资本化,应该说现在银行的资本比十年前要充足很多。川普总统提出修订多德-弗兰克法案,正是通过放松一些限制让银行能够充分地发挥资本的作用。虽然谁也不能百分百保证金融“事故”不再发生,但是,现在全球的金融环境比十年前安全很多。

从西方的经验教训中,中国要学习的就是要防止泡沫的产生。应该说中国政府对于金融泡沫一直保持了较高的警惕性,各国政府最近十年也做了很多努力,现在的金融环境已经大为改善。

读特记者:这是你第一次来深圳吗?

梅拉梅德:不是的,我来深圳很多次了。深圳金融业发展很好,比如深圳证券交易所就是一大亮点,让深圳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沃土。现在A股市场上,深市的成交量已经超过上海,活跃的股市交易促进了本地经济的发展。此外,深港金融市场的互通互联也为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积累了经验,其健康发展更表明中国金融开放是大势所趋。

读特记者:说起期货,普通人总会把它和投机联系一起。

梅拉梅德:投机对于期货市场是很重要的。没有投机,就没有流动性,也就无从发现价格,均衡生产,没有风险管理。投机者拥有丰富的资本,但是要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控制好风险。所以,人们必须清楚一个概念,投机不一定是坏事,在期货市场中,既要有套保交易也必须要有投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读特记者:近年来中国加快了期货市场的建设,比如新增了期货交易品种,马上要开通原油期货,近期又提出加快对外开放。你认为中国期货也在对外开放上是否做了足够的准备?

梅拉梅德:是的,中国的期货市场已经走到了必须扩大对外开放、不能孤立起来只在国内发展的阶段。金融市场必须和全球市场打通,才能更好地发挥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的作用。比如前期开通的深港通、沪港通,就是很好的对外开放的例子。仅仅和香港市场联通是不够的,中国的金融市场必须和全球的市场开展更多的交易互动。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范京蓉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