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充分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消费潜力”。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部署“创新消费场景,激发多元消费动能”。这一系列政策部署,锚定了未来文化建设两大发展主线:提振消费、文体旅融合。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深圳坪山正以一次次创新实践呼应时代浪潮,一幅“发展正当时”的精彩画卷持续在这片热土上铺陈。
引进龙马社打造长守戏剧谷,原创剧目全国巡演火爆,推动形成戏剧消费融合;持续创新升级深圳“街超”赛事,植入美食、非遗文化等场景,发展以“赛”促“消”全新消费业态;结合露营文化打造的坪山头陂公园火爆出圈,被称为“现实版绿野仙踪”,实现文化价值向消费势能的有效转化……
这里,悠久的客家文化正焕发出时代魅力;这里,逐渐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诗和远方”;这里,一业兴带动百业旺,文体旅融合不断掀起消费新热潮。行走于这片大地,风景正当时的坪山,演绎着动人心魄的万千气象。
以文赋能,串联提振消费新场景
作为深圳发展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坪山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初步的戏剧产业链条和戏剧生态。在坪山区“6+3”现代产业集群构建中,文化体育旅游被明确列为重点培育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集群之一。
“坪山·有戏”文化品牌崛起。火遍全球的深圳原创舞剧《咏春》,正是在坪山完成首演前的最终创排合成,以巅峰状态绽放国际舞台。著名导演张国立携手龙马社于坪山潜心创作并推出话剧《肖申克的救赎》中文版,随即开启全国多城巡演。
87版《红楼梦》演员阵容主演的《我爱桃花》,更引发全国抢票热潮,吸引各地观众慕名而来。
以“戏”为“媒”点燃消费热潮。去年8月,一场以“坪山·有戏”为主题的戏剧嘉年华盛大上演,5大板块31项戏剧活动覆盖了长守戏剧谷、坪山文化聚落、坪山各大商圈、酒店等54个点位,直接拉动观剧收入420余万元,间接拉动商圈、酒店等消费超4500万元。
“通过戏剧这一文化媒介,不仅能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让他们在这里停留更长的时间,进而促进消费增长。”有业内专家表示,“更重要的是,戏剧作为一种生动的文化表达方式,能够让游客与城市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留下更加深刻美好的印象。”
人文坪山,以戏为脉,以体为桥,不断串联起活力交织的消费新场景。
近日,深圳“街超”首届湾区足球冠军联赛精彩收官。自2023年坪山区首创深圳“街超”以来,两年间的52场公益巡回赛足迹遍布粤港澳,19场明星交流赛吸引超10万人次参与。2025年更是推出“超街坊”“超鹏友”“超未来”三大赛事体系,计划全年举办超500场赛事,覆盖从U7青训赛到60+元老赛的全年龄段人群。
如今,每一场足球赛事,都是体育爱好者的盛宴。随着哨声响起,周边浓浓的城市烟火气弥漫,当地美食与麒麟舞、英歌舞等文艺汇演串起观赛与人气,体育流量化作消费增量,激活城市经济新脉搏。
持续“上新”,重构文体旅融合新范式
文体旅融合,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系着民生福祉,不仅要抓“城”的优化升级,也要抓“产”的集聚提质。
在坪山,文体旅消费新场景持续“上新”。3月28日,包含100片高标准羽毛球场地的坪山体育公园开建。“项目建成后,预计未来每年将吸引超10万人次客流。”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深度融合“体育+文化+旅游”理念,未来还将通过承接国际级羽毛球赛事、国家级体育交流活动及大型演艺演出,可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文旅等消费达千万元级。
在坪山,文体旅产业联动迭代创新。今年以来,齐心集团全新研发的“文化+”生物智能芯片技术的指纹锁保温杯,元景文创公司为国家博物馆打造的“AR金属凤冠冰箱贴”持续火爆,源源不断地将“坪山制造”优质文化产品输向市场,引发消费热潮。如今,类似的优质文化产业资源在坪山已成星罗遍布之势,国际影视文化城、坪山雕塑艺术创意园、中孚泰文化产业园等特色鲜明的文旅板块,不断推动着消费链供给端的高质量发展。
在坪山,文体旅“合伙人”加速“扩容”。引进浙江小隐青山集文旅公司携手合作,活化开发利用马峦山古村落,打造高端野奢民宿集群和文旅服务空间,助力坪山建设成为大湾区乃至东南亚的自然野奢微度假目的地。
在加速促进文体旅消费的同时,坪山区强化监管创新,为产业生态优化提供制度保障。今年初,坪山区“探索打造‘信用+文旅’创新体系,持续擦亮‘畅游坪山文旅季’品牌”成功入选广东省第一批文化和旅游信用应用创新案例名单,成为深圳市唯一上榜项目。
当戏剧演绎为文化名片,当赛事点燃城市脉搏。新时代的浪潮里,坪山正以“破圈思维”重构文体旅融合新范式,绘就一幅生机勃勃的消费新图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