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AI成为“设计同桌”:让每个孩子都能“画”出未来

点亮慈善基金
04-27 18:56
摘要

4月25日,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点亮慈善基金联合深圳市福田实验教育集团翰林学校举办了点亮科普公益计划第17课——“面向未来的设计”科普讲座,Chimer AI创始人黄祯携AI设计工具走进科普讲堂,为青少年点亮人工智能赋能创意设计的无限可能

4月25日,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点亮慈善基金联合深圳市福田实验教育集团翰林学校举办了点亮科普公益计划第17课——“面向未来的设计”科普讲座,Chimer AI创始人黄祯携AI设计工具走进科普讲堂,为青少年点亮人工智能赋能创意设计的无限可能。

黄祯老师首先通过“人类 VS AI”设计盲猜游戏点燃学生热情,当得知华丽的国风刺绣裙、款式繁多的潮流宠物冲锋衣等作品均出自AI之手时,教室惊呼声此起彼伏,并纷纷地询问AI是如何设计服装时,黄老师通过视频演示了Chimer AI平台的操作,展示了设计师如何与AI进行互动,将设计理念传达给AI,AI据此生成多款设计案例。随后展示了AI设计出来的众多案例,包括了前沿时尚类、日常休闲类、儿童运动类、宠物穿戴类等。

黄祯老师还介绍了几位“小AI服装设计师”,他们是来自翰林学校小学部“AI高定天团”,曾参与KEILAM研学项目:罗同学以《哈利·波特》为灵感,通过AI生成了印有赫奇帕奇(Hufflepuff)校徽的文化衫;吴同学将自己最喜欢的战舰通过AI生成带金属质感的未来校服。当孩子们穿着自己设计的专属T恤登台走秀并讲解时,台下学生直呼“求研学报名方式”。

活动尾声,学生代表将亲手制作的手工蚕丝团扇赠送给黄祯等嘉宾。这些团扇从养蚕、抽丝到绘制成型,每一步都凝结着孩子们的心血。当指尖抚过扇面细腻的纹路,既能看到他们对AI设计课堂的热情回应,也藏着对 “一蚕一茧皆匠心” 的传统工艺的珍视 —— 正如他们在AI设计中大胆拥抱科技,也始终记得用双手守护那些在时光里沉淀的温度。

这场“未来设计”以“创意加速”为轴,实则是一场贯穿“社会课堂 + 校园课堂”的双向启蒙:KEILAM工作室里,学生们通过对比传统手工打版与AI智能制衣系统,直观感受技术革新如何将6小时改版压缩为10分钟参数调试;实操环节用“科幻战舰”“魔法图腾”等主题驱动AI生成设计草图,并见证作品成为实体成衣。当算法成为创意的翻译器,将不断点亮孩子们的探索热情,有同学看着AI设计的短袖说:“我也想让我的狗狗和我穿一样的校服,这样它就可以和我一起上学校了。”

编辑 詹珊珊 审读 柳春晓 二审 邹远先 三审 洪鹏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