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点亮星‘晴’・科技助残 —2025 世界孤独症日关爱活动”在深圳南山招商花园城启幕。
活动由深圳市南山区残联指导、深圳市晴晴言语康复服务中心主办,汇聚政府代表、科技企业、公益组织及近300名社会人士,共同探索科技赋能孤独症群体的创新路径。
本场活动最大的亮点是科技助残,现场精心设置了“科技体验区”,让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亲身体验到了最新的高科技康复设备。
活动现场结合科技力量为特殊残障群体提供公益服务,如 AI 语音识别系统能实时评估孩子发音并给予反馈,VR 社交场景模拟则帮助孩子在安全环境中练习人际互动,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康复效率,也减轻了家长和教师的负担。
深圳市晴晴言语康复服务中心主任伍雪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及,今年是国家将南山区划定为特殊教育重点示范区的第一年,南山区残联高度重视特殊群体相关活动。“点亮星‘晴’・科技助残”这一主题应运而生,旨在借科技之力,将深圳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对孤独症群体及其他残障人士的有力支持,希望大家通过科学技术,消除生活与发展中的障碍,顺利融入社会,这也是深圳文明之城、爱心之城、科技之城的体现。
关于未来助残领域的发力规划,伍雪玲表示有四个关键发力点:其一,推动政府加大社保政策支持力度,将大龄孤独症群体纳入康复救助范围,放宽《深圳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补贴政策,降门槛、扩范围、提标准,惠及更多残障群体。
其二,完善物理空间无障碍设施建设,包括无障碍通道、卫生间等,尤其加强数字无障碍建设,方便残障人士获取信息和社交,促进残健共融。
其三,发挥康复服务业协会纽带作用,促进康复机构与科技企业合作。机构收集康复数据,企业据此开发AI康复师等产品用于孤独症群体支持体系。
其四,增强公众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普及孤独症知识,减少误解歧视,营造包容接纳环境。
在活动中,特殊儿童在机器人“悟空”陪伴下,激情演绎非洲鼓《中国威武》,充分展现了科技与特殊群体融合的独特魅力,每一个跳跃的音符都彰显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特殊儿童代表李子靖深情演奏钢琴曲《春之歌》,那悠扬的琴声触动人心。此前李子靖将在台上演奏的消息一经传出便备受期待,今天他终于在舞台上用美妙的音乐表达对叶春副区长的感激之情,南山区政府副区长叶春亲自为他颁发荣誉证书并送上祝福寄语,现场掌声雷动。
特殊儿童群体最需要的是“理解”和“机会”。理解源自社会的接纳和包容,这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世界的温暖与善意;而机会则要依靠专业康复和教育去创造,专业干预能挖掘孩子们的潜力,帮助他们走出自己的小世界。
为此,晴晴言语康复服务中心特邀花园城三期幼儿园小朋友共同参与演出,积极践行“特普融合”教育理念,为特殊儿童群体搭建更为广阔的“理解”和“包容”的平台。
花园城三期幼儿园的孩子们现场带来的《小青虫的梦》《最亮的星星》等公益节目,以纯真的舞蹈传递着对孤独症小伙伴的友爱。
捐赠环节中,华大基因联合市无障碍城市联合会捐赠100份免费基因检测,为特殊儿童康复提供科学支持。授牌仪式上,爱心企业代表朱珠、苟汉森等分享公益初心,倡导企业社会责任。
活动中还设置了音乐汇演环节,晴天乐队、贝果乐队等公益音乐人以动人旋律为孤独症群体发声,用音符传递平等与温暖,呼吁社会共筑包容未来。
此次活动在政府引领下,与科技公司、爱心企业、公益机构携手,形成了创新公益模式,同时得到众多权威媒体的助力传播,为打造南山区科技助力公益生态添砖加瓦,有力推动社会各界参与关爱特殊群体公益事业的实践落地。
深圳市晴晴言语康复服务中心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共同为孤独症群体营造一个温暖且充满希望的社会环境 ,让每一颗“星星”都能在自己的天空中闪耀独特光芒。
(图片经授权使用)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