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改革浪潮中,科学教育被赋予前所未有的使命。4月23日,由南山区教科院主办的南山区“科学教育”研究共同体研讨活动在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赤湾学校举行。活动以“科学赋能未来,探索点亮教育”为主题,通过体验互动、交流互鉴、成果展示等方式,进一步凝练南山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攻坚成效,以推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活动现场的科学教育展区内,超感的科技设备变身让学生们喜爱的小部件、小实验,让师生们流连忘返,沉醉其中。8家科技企业、三大主题展区,数十个互动体验项目,带来酷炫的互动体验,与此同时,来自共同体学校的36个展位,让南山区科学教育实践成果一览无余……
机器狗、机械蜘蛛、智能车、桌面级竞技格斗舱、面部识别变脸装置、静电球、零火线展示等,在充满科技魅力的空间里,师生们或驻足观摩,或参与其中,让科学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奇妙魅力自由绽放。
当师生们积攒了足够的科技互动体验,主会场内,南山区“科学教育”研究共同体研讨会在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萌宠机器人的热舞中拉开帷幕。
南山区教育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陈登福鼓励各学校继续深化科学教育改革,不断创新科学教育方式方法,为培养更多具备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南山二外(集团)赤湾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孙立春简要介绍了南山区科学教育共同体前期开展的系列工作。她表示,赤湾学校作为牵头校,将和共同体学校一起全力构建开放、多元、互动的科学教育生态,通过项目式学习、跨学科整合等方式,让南山学子在实践中探索科学奥秘,感受科学的魅力。
在学校汇报环节,牵头校赤湾学校以及种子校南实集团荔林小学、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南外集团高级中学依次发言,分享共同体各小组科学教育实践成果与宝贵经验。赤湾学校构建了 “三融双翼” 科学教育生态图谱,将科学教育与生活、生命、未来紧密融合;南山实验教育集团荔林小学构建了科学教育课程图谱,开设科创特色校本课程,探索数字化工具评价;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实验学校贯彻科教融合理念,打造博士课堂,开展科学实验与阅读;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以 “一体两翼” 人才培养理念为基础,推动科学教育与英语教学融合,为学生提供多元升学路径……共同体学校的实践成果充分展现了南山区科学教育的多样性和活力。
各校分享共同体发展成果
在专家报告中,深圳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李臣之教授深入剖析了科学教育前沿理念与实践路径。他指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背景下,科学教育应更加注重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主会场论坛中,共同体学校还带来了精彩的科创节目展演。赤湾学校的《科学点亮未来》,以充满创意与活力的表演,生动展现了科学教育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让科学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的《月圆之夜的标本奇遇》,巧妙地将科学与艺术融为一体,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启发观众对科学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南实集团深湾小学的《do re mi》,以欢快的旋律和灵动的舞步传递出科学教育的趣味性与活力,使现场充满了青春的朝气和对科学探索的热情。赤湾师生带来的《致未来》压轴亮相,精彩演绎了师生对未来科技世界的憧憬。
南山二外(集团)总校长田亿欣,南山区教科院课程与教学部部长管佩磊,南山区新课改推进办负责人杨东升,南山区科学教育共同体项目负责人张梦琴,深圳市教育协会英雷,以及赤湾社区党委书记高璐,赤湾商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衍,赤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麦伟强等出席主会场研讨活动,与南山师生共赴山海,围绕科学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之路展开共同研讨。
“本次研讨活动为南山区科学教育搭建了优质交流平台,促进了经验分享与理念碰撞。”南山区教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科学教育征程无垠,探索步伐永不停歇,教科院将推动共同体学校秉持创新精神,凝聚各方力量,推动科学教育迈向新高度。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