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午,一场高规格的科学教育交流活动在南山区文理实验集团文理学校报告厅举行。科学课标修订组核心专家、清华大学高云峰教授,科学课标修订组核心专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教授莅临现场,为大家带来了两场专业生动的科学课堂展示。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实验中心魏娜主任、王艳芳教授,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陈坚院长、管佩磊部长,南山区物理张梦琴教研员、化学杨东升教研员、小学科学安之林教研员,文理学校齐倩楠校长、袁朝川副校长、韩静副校长,南山区中小学科学教师及文理学校师生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由袁朝川副校长主持。与会者围绕科学教育创新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索如何让科学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高云峰教授为五年级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堂以“悬崖勒马”为主题的跨学科探究性课程。高教授首先借助成语引入话题,再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积极思考。同学们在高教授的指导下利用小马、纸盒、纸团、绳子等工具制作了实验装置,小组团结协作进行实验,探索受纸盒拉动的小马能够停在桌子边缘的条件。实验结束后,高教授引导同学们一起分析现象、总结原理,并延伸到了生活中的安全防护装置。整堂课实现了语文、历史、物理与技术工程等不同学科、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经验、理论讲解与实践探究的自然融合,切实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郑永春教授为七年级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天文科普课,内容从地球自转、公转开始,逐步扩展到了月球运动、太阳系结构、银河系特征及宇宙探索等主题,体现了由近及远的知识脉络。郑教授指导学生使用地球仪和三球仪进行天体运动演示,在两节精彩的课堂之后,两位教授和现场师生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探讨。并结合生动的比喻讲解天体关系,同时通过图片展示与互动讨论,引导同学们思考和探索推理月球自转、天体运动规律与航天发展等问题。
在两节精彩的课堂之后,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实验中心魏娜主任也分享了自己对于专家课堂的感想,肯定了文理学校在科学教育改革方面的探索,在与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她向大家总结了科学家授课的特点,包括知识渊博、善于跨学科融合、具有国际视野等。同时,她也鼓励年轻教师在科学教育道路上继续探索,期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南山区科学教育能够实现新发展、新突破,成就新图景、新未来。
编辑 高原 审读 张蕾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彭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