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宠物经济闭环,深圳成立省内首个家养宠物无害化处理中心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04-15 20:55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民生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时值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之际,4月15日,由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宝安监管局主办、意生宠物环保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协办的“深入开展动物疫病防控 牢牢守住生物安全红线”普法宣传活动在宝安区举行。活动中,广东省内首个面向家养宠物的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正式宣布在宝安区成立运营,并举行了宠物无害化倡议启动仪式。

动物防疫工作需多方合力

当前,国内外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始终保持严峻态势,深圳市宠物饲养量大、种类多,随着撸猫吸狗、室内动物园等新业态兴起,动物疫病来源的复杂性和防控难度持续加大,对深圳的动物防疫相关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次活动旨在加强养宠人群“文明养宠科学善终”意识,进一步规范宠物无害化处理市场,加强流浪动物防疫管理,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公共安全防疫,助力深圳宠物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动物防疫与监管处处长刘泉在主题演讲中表示,要强化动物防疫法治意识,社会各界自觉履行防疫义务,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共同守护公共卫生安全;要聚焦狂犬病防控,严守生物安全红线,坚持“人病兽防、关口前移”;要关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依法监管宠物无害化处理场所;要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区协同-协会规范-高校支持”的共治模式,形成生物安全治理合力。

宝安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莫翠清提出三点倡议,一是‌完善基础设施‌,试点建设宠物活动专区,为宠物提供安全活动场所,减少对公共环境的干扰;二是‌加强养犬知识普及,在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养犬宣传活动,营造文明养犬浓厚氛围;三是‌源头管控‌,严格落实犬只登记、疫苗注射制度,推广电子芯片标识技术,建立可追溯的宠物健康档案,降低公共安全隐患。

助力解决宠物主情感需求

近年来深圳宠物经济呈爆发式增长,截至去年底,深圳宠物经济规模超150亿元,宠物规模超140万只,宠物相关经营主体超8.8万家,并在宠物友好建设、宠物服务配套创新方面取得了亮眼成绩。

然而,作为宠物经济和服务的刚需环节,宠物临终关怀和善终服务领域仍存在着进步空间。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已开设约30家宠物临终关怀和善终服务机构和个体户,但多数缺乏专业的防疫规范化操作,并在服务中也频繁因价格不透明、服务不规范、无害化处理无证经营等引发消费者投诉。因此,建立更规范、更科学、更环保、更符合宠物消费者个性化情感需求的宠物无害化处理场所,成为城市公共服务的当务之急。

意生宠物环保科技总经理王乐乐介绍,此次落地的家养宠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具备完善的防疫配套设施,可满足宠物遗体分类管理、闭环防疫运输、个性化善终服务、专业无害化处理等全链条场景需求。“它不仅可通过关注宠物主刚性情感诉求,积极助力深圳构建宠物友好城市,也将在城市公共防疫方面起到‘守门员’职能,助力深圳乃至全国各地对于宠物无害化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动物无害化处理是动物防疫的末端环节,也是容易被忽视的重大风险点。”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宝安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薛燕萍表示,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一方面将有效避免病死宠物随意丢弃或不当处理所导致的环境污染,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另一方面也将健全宠物生老病死全生命周期产业链,解决宠物主对宠物善终方面的情感需求,有助于推动深圳宠物服务业发展和宠物友好城区建设。

(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