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深圳第一家宠物医院应运而生,到如今超500家宠物医院遍布全城,再到亚洲第一宠物医疗集团扎根深圳;从推出全国首家宠物候机厅,到全市拥有超50个“宠物友好”商场、1000多家“宠物友好”餐饮门店、越来越多的“城市萌宠新地标”。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宠物相关经营主体已突破8.8万家,年度营收超过100亿元。深圳宠物产业用30余年时间实现从萌芽到繁荣的跃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节生长为拉动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近日,深圳举办宠物行业协会成立大会。在业内人士看来,深圳市宠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深宠协”)的应运而生,是深圳宠物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标志性事件——从小众消费到百亿级市场,宠物经济正成为释放深圳城市经济活力的新引擎。
深圳年轻人撑起“萌宠”百亿市场
周末,在景田北六街的宠物友好公园里,阳光洒满绿地,狗狗们追逐嬉戏,主人在草坪边交流养宠心得。26岁的王女士抱着她的柯基犬感慨道,“养宠后的生活变得更有趣了,下班回家看到它们就觉得很治愈。”这样的温馨画面,是深圳人与宠物和谐共生的缩影。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深圳平均人口年龄仅为32.5岁,远低于北京(41.7岁)和广州(35.4岁)。宠物美容机构负责人李先生表示,“年轻人愿意为宠物花费时间和金钱,这不仅是陪伴,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
深圳湾睿印RAIL IN的国内首个宠物友好文化品牌“超级挥爪实验室”工作人员透露,近两年客流量持续攀升,单日接待宠物数量最高超过200只,宠物主单次消费金额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这样的消费热潮,折射出深圳宠物市场的巨大潜力。
根据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测算,2024年深圳猫狗数量预计将超过50万只。在宠物数量增长的同时,深圳的宠物市场逐步从单一消费走向多元化需求。从繁育、食品、用品、医疗等基础消费,到寄养、美容、摄影、娱乐和殡葬等多元服务,逐步形成一条覆盖上下游的完整产业链。
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业态的持续丰富,既得益于深圳年轻化、较高消费能力的主力人群,也离不开城市对“宠物友好”理念的规划与践行。
今年3月,深圳市在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中明确提出“全产业全链条谋划布局宠物经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制定了《深圳市推动宠物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重点聚焦诊疗、医疗器械、宠物食品、会展等核心领域,覆盖宠物药品、用品、育种繁殖、活体交易、寄养、洗护、保险等宠物产业生态链,强化产业链协同、产学研合作。
各区因地制宜,实施“一区一策”深入挖掘产业发展潜力:福田区构建宠物总部经济;罗湖区打造标杆性宠物医院;南山区聚焦于宠物产业科创融合、金融赋能;盐田区推动宠物行业标准提升;光明区提出“1体3园7空间”规划,构建兽医器械和智慧宠物虚拟园区;龙华区专注建设国际动物医疗器械城、宠物物流中心;大鹏新区引入高端宠物酒店……多层次的布局勾勒出深圳宠物经济日益完善的版图。
最新数据显示,全市1-10月宠物相关企业新注册数达1525家,同比增长15%。2024年“深宠展”贸易额达6亿元,同比增长54%;现场零售总额达1.5亿元,同比增长67%。
发展再提速 “深宠协”应运而生
在深圳宠物经济迈入快车道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市场规范化不足、行业协同缺乏的问题摆在了眼前。针对产品质量参差、市场秩序不稳等痛点,深圳市宠物行业协会应运而生。今年9月27日,深宠协正式注册登记,标志着深圳宠物经济迈入组织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深宠协初创会员单位约80家,涵盖了宠物繁育、养殖、销售、诊疗、医疗器械、科研、智能用品、人才培养、电商、会展等多个领域,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合作平台。“协会的目标不仅是推动行业经济效益,更是承担社会责任。” 深宠协会长王培表示,希望通过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让每一名消费者感受到行业的温度和信任。
业内人士对协会的成立普遍表示期待。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是深宠协副会长单位,作为在深圳本土扎根成长、布局全国的宠物行业龙头企业,新瑞鹏对深宠协的成立期望颇高。“希望协会能够在行业秩序规范和技术提升方面有所作为,为行业注入更多创新动力,”新瑞鹏大湾区副总姜桂娥表示,希望协会推动宠物企业更加重视医疗技术发展、宠物福利以及客户体验。这不仅有助于深圳宠物行业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整体提升,也将为行业发展创造更加规范和进步的环境。
深宠协的成立不仅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定心丸”,也让市场看到了深圳宠物产业的巨大潜力。在深圳市宠物行业协会成立大会上,20家来自宠物行业的招商引资签约企业与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签订了落地协议,为深圳宠物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国内外宠物企业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塑造“人宠共融”城市文化
“宠物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社会温度的体现。”一位政策研究员指出,深圳正在用实际行动推动“人宠共融”的城市文化,展现出对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高度包容。
福田区深业上城宠物摄影展
近年来,深圳在宠物友好政策方面屡创“全国第一”:2020年成为中国内地首个立法禁食猫狗的城市,2024年深圳机场成立全国首个宠物候机厅,宠物友好类空间日趋丰富完善……这些举措展现了深圳对宠物文化的高度重视,也为宠物经济发展营造了友好的社会环境,让宠物主人们感受到城市的温暖和包容。
深圳市瑞鹏公益基金会是国内首个提出关注中国宠物行业社会责任的机构,并计划每年发布《中国宠物行业社会责任报告》。该基金会理事长李丽告诉记者,“我们希望通过持续关注和研究,让社会更广泛地认识到宠物行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责任中的重要作用,也让更多人重视当地宠物行业人才的培养,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更多优秀力量。”
今年,深圳市瑞鹏公益基金会与北京大学、尚普咨询集团联合发布《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深圳篇》,其中指出深圳在宠物医疗领域的专业化程度全国领先。全市拥有超过500家宠物医院,其中40%以上提供骨科、眼科、肿瘤科等专科分诊服务。同时,近年来兴起的中兽医(中医诊疗技术在宠物医疗中的应用)也受到越来越多宠物主的欢迎,成为宠物健康管理中的新趋势。
“从政策引领到市场实践,我们感受到整个大环境都在关注宠物行业的力度,深圳宠物经济的崛起不仅为城市注入了幸福感,也为中国宠物行业探索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深圳宠物友好文化品牌“挥爪实验室HiPawLab”创始人徐昕瑞认为,随着更多的“官方视野”聚焦关注宠物行业,企业的创新性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拓宽。
编辑 周晓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