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科普 | 29天宝宝突然“失明”,妈妈崩溃哭诉不应该忽视“它”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04-10 13:31
收录于专题:妇幼之声
摘要

转发给身边新手爸妈,让更多家庭远离悲剧!

“医生,我的宝宝才1岁多,双眼就看不见了”

电话那头,金金妈妈(化名)的声音颤抖着。

她的宝宝出生时看起来健康活泼,却在29天时确诊为双眼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双眼全视网膜脱离,辗转北京、上海和广州求医,先后经过5次手术,但还是没有办法挽救回视力,最终被宣告双眼失明……

这个刚来到世界的孩子,还没来得及看清妈妈的脸,就坠入了永久的黑暗。

更让人痛心的是,这样的悲剧并非个例。

另一位确诊FEVR的患儿妈妈哽咽道:

“我们全家都没有眼病,谁能想到足月宝宝会突然失明?”

他们的宝宝没有早产、低体重,没有眼病高危因素,却因未在一出生就筛查眼底,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两位妈妈呼吁:

所有新生儿

无论是否足月、有无高危因素

出生后一定要做眼底筛查!

儿童致盲的“隐形杀手”

FEVR(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一种玻璃体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的眼底疾病,看似“隐形”,却是儿童致盲的“冷面杀手”。

正常眼底

FEVR眼底

它具有病因隐匿和症状隐蔽两大特点:

⭕️病因隐匿:父母视力正常也可能生出FEVR宝宝,约50%患儿无明确家族遗传史。

⭕️症状隐蔽:早期无红眼、流泪等异常,但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会逐渐引发视网膜渗出、牵拉,最终视网膜脱离,晚期可并发白内障、角膜变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或眼球痨等。

好在FEVR是可以治疗的,关键在“早”

若在出生后通过眼底筛查发现,可通过激光封闭病变血管或药物治疗,保住视力~

为什么看似健康的宝宝

也需要做眼底筛查?

新生儿的眼睛就像一台“未发育完全的相机”:视网膜的血管在出生后仍在生长。部分宝宝可能出现血管异常增生(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FEVR)、先天性结构缺陷(如牵牛花综合征),甚至隐藏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

这些病变早期毫无症状,却能夺走孩子的视力,甚至生命!

家长必须要知道的是:

⭕️足月儿≠眼底健康

像案例中金金这样的足月儿,也可能因基因突变发生FEVR。

⭕️病变进展极快

异常病变可能在1-2周内导致不可逆损伤(FEVR导致全视网膜脱离)。

⭕️黄金治疗期短

部分疾病(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一旦错过干预窗口,失明风险骤增!

所以,新生儿眼底筛查是所有父母都不该忽视的“防盲第一关”!

深圳这些福利

很多家庭还不知道

深圳市已为所有早产儿(孕周<37周)、低体重儿(<2kg)提供首次免费眼底筛查,若筛查阳性则再免费进行一次复筛。

但对于健康足月宝宝,我们同样建议早期行眼底筛查:

✅出生后2-3天(住院期间即可做)

✅满月体检时(若住院期间未筛查)

整个检查过程安全无痛,医生会用广角眼底相机快速拍摄眼底照片(类似给宝宝眼睛拍张“照片”),全程仅需几分钟,无辐射、无创伤。

偶尔出现上下眼睑轻微红肿,会自行消退哦~

筛查发现问题怎么办?

早发现=早治疗

90%的病变可通过注药、激光等微创手段控制,保住视力!

孩子的世界本该五彩斑斓,别让“错过一次检查”成为终身遗憾。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很简单:

👉 住院期间主动询问医生,要求安排眼底筛查;

👉 足月儿满月体检时,安排眼病筛查和眼底筛查;

👉 转发给身边新手爸妈,让更多家庭远离悲剧!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张蕾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万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