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在“世界孤独症日”这个充满关爱的日子里,“点亮星‘晴’・科技助残 —2025世界孤独症日关爱活动”于深圳市南山蛇口招商花园城一层中央大厅举行。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南山区残疾人联合会精心指导,深圳市晴晴言语康复服务中心主办,吸引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三百人齐聚一堂,共同为孤独症群体献上关爱与支持。通过“科技助残”主题,将成果转化为对孤独症群体及其他残障人士的有力支持。为残疾人消除生活与发展中的障碍,让他们更顺利地融入社会。
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康复就业部主任陈阿平在致辞中说:“这场活动,是一次温暖的集结,承载着社会各界对孤独症群体的关注与爱。”
深圳市残疾人服务业协会会长蔡勇卫表示:“为晴晴康复中心等专业机构的坚守致敬,希望残联构建社会支持体系,组织康复机构、爱心企业、志愿者等社会的资源来积极开展助残活动。”
深圳市晴晴言语康复服务中心终身理事长鲁炳全说:“相信每一个孤独症都是独特的,同样拥有着无限的可能,只待我们去挖掘和引导。”
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勤表示:“引入人工智能帮助孩子在安全环境中练习人际互动。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康复效率,也减轻了家长和教师的负担。”
本场活动最大的亮点是科技助残,现场精心设置了“科技体验区”,让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亲身体验到了最新的高科技康复设备。活动现场结合科技力量为特殊残障群体提供公益服务,如 AI 语音识别系统能实时评估孩子发音并给予反馈,VR 社交场景模拟则帮助孩子在安全环境中练习人际互动,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康复效率,也减轻了家长和教师的负担。
活动开场别具一格,特殊儿童在机器人 “悟空”陪伴下,激情演绎非洲鼓《中国威武》,充分展现了科技与特殊群体融合的独特魅力,每一个跳跃的音符都彰显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特殊儿童代表李子靖深情演奏钢琴曲《春之歌》,那悠扬的琴声触动人心。南山区叶春副区长为他颁发荣誉证书并送上祝福寄语。
特殊儿童群体最需要的是“理解”和“机会”。理解源自社会的接纳和包容,这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世界的温暖与善意;而机会则要依靠专业康复和教育去创造,专业干预能挖掘孩子们的潜力,帮助他们走出自己的小世界。为此,晴晴言语康复服务中心特邀花园城三期幼儿园小朋友共同参与演出,积极践行“特普融合”教育理念,为特殊儿童群体搭建更为广阔的“理解”和“包容”的平台。花园城三期幼儿园的孩子们现场带来的《小青虫的梦》《最亮的星星》等公益节目,以纯真的舞蹈传递着对孤独症小伙伴的友爱。
捐赠环节,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彰显企业担当,市无障碍城市联合会副会长典春丽与伍雪玲主任签署协议,承诺捐赠 100 份免费基因检测名额,助力特殊儿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为后续康复训练与生活规划提供更精准的依据。
此外,欧亚贵媛集团、东郊到家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纷纷伸出援手,为本场活动提供了资金、场地等多方面的支持。
音乐汇演中,晴天乐队、贝果乐队、冬至隧道、听日唔返工乐队艾玛尔、失眠法师乐队、郑超、lee、许立铂、张津铭、宋泽谱等众多的公益音乐表演者纷纷现身,用动人旋律呼吁持续关注孤独症群体,传递平等与爱。用音乐的方式呼吁社会各界参与公益世界,为关怀孤独症群体及所有残障人士传递爱与温暖。
深圳市晴晴言语康复服务中心主任伍雪玲在接受媒体采访中指出,今年是国家将南山区划定为特殊教育重点示范区的第一年,南山区残联高度重视特殊群体相关活动。“点亮星‘晴’・科技助残”这一主题,旨在借科技之力,将深圳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对孤独症群体及其他残障人士的有力支持,希望大家通过科学技术,消除生活与发展中的障碍,顺利融入社会,这也是深圳文明之城、爱心之城、科技之城的体现。
伍雪玲也建议,在四个方面加大孤独症的助残力度:一是,推动政府加大社保政策支持力度,将大龄孤独症群体纳入康复救助范围,放宽《深圳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补贴政策,降门槛、扩范围、提标准,惠及更多残障群体。二是,完善物理空间无障碍设施建设,包括无障碍通道、卫生间等,尤其加强数字无障碍建设,方便残障人士获取信息和社交,促.进残健共融。三是,发挥康复服务业协会纽带作用,促进康复机构与科技企业合作。机构收集康复数据,企业据此开发AI康复师等产品用于孤独症群体支持体系。四是,增强公众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普及孤独症知识,减少误解歧视,营造包容接纳环境。希望有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共同为孤独症群体营造一个温暖且充满希望的社会环境 ,让每一颗“星星”都能在自己的天空中闪耀独特光芒。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